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光伏BIPV行业报告:光伏场景新蓝海(16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19年09月16日 07:59 管理员

从产品类型来说,BIPV 组件的种类也日益丰富,能够满足建筑师对透光性、颜色、形 状等各方面的建材设计要求,也推动了建筑界对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设理念。根据预 测,未来十年 BIPV 市场的复合增速将达到 40%,预计在 2025 年市场容量超过 400 亿 元。从长期来看,这仍然是一个挖掘程度远远不足的蓝海市场。以我国为例,截止 2018 年 我国 BIPV 的市场累计安装规模仅为 1.1GW 左右,市场规模预计不足 50 亿;根据国家 统计局数据,我国每年的建筑竣工面积在 40 亿平方米左右,若按照 2%的 BIPV 渗透 率,仅新建建筑的年增量空间就在一千亿以上,远高于目前的市场容量。

商业模式的创新和销售能力是 BIPV 渗透的关键。虽然市场天花板较高,但渗透速度仍 有不确定性。目前传统组件市场产品标准化,赚取发电收益几乎是唯一的诉求,市场透 明,价格优先,市场趋于完全竞争。而 BIPV 组件定制化程度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 目,诉求丰富,市场趋向于垄断竞争。因此,从商业模式来说,传统组件只需要简单的 单向销售模式即可,而 BIPV 市场则需要创新,这也是目前的 BIPV 市场急需解决的问 题。比如说,销售人员可以在建筑设计阶段获取信息,并和设计方联合将 BIPV 融进设 计方案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创造能力,因此销售能力也是渗透的关键。

从 1991 年首次提出至今,BIPV 经过了接近 30 年左右的发展,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在 设计上不断进步,与建筑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从技术路线来说,采用的模块也从早期 的单多晶硅逐步发展到更合适的薄膜电池。整体来看,BIPV 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代 BIPV 技术。光伏组件简单支撑或直接贴合在建筑表面,结合效果差,发电效 果差,且由于多晶硅片的晶花和表面栅线,以及硅本身的颜色,外观相对突兀。 2)第二代 BIPV 技术。BIPV 模组从附属品逐步转变为一体化,起到建筑材料和发电单 元的双重作用。BIPV 模块的种类增加,能够替代传统玻璃、屋顶瓦片和水泥墙等建材。 但由于建筑表面复杂,单一模块的输出性能波动和阵列间的差异均较大,需要大量的电 力变换装置和连线结构来满足供电要求,可靠性不高且维护麻烦。

从光伏电池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界通常将其分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其中薄膜电池 又包括无机化合物电池和新型薄膜电池。关于各类技术的介绍,我们在《光伏产业研究 系列报告(5):薄膜电池—历经周期洗礼,又到拐点时刻》报告中已详细介绍,这里不 再赘述。从 BIPV 来说,其主要应用场景是屋顶、玻璃和幕墙三类,其组件性能上的特 殊要求就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太阳电池都适合这个市场。

晶硅电池凭借最优的性价比,是光伏产业的绝对主流,占主流光伏市场 90%以上的份 额;但晶硅电池表面自带栅线,颜色不均匀,且硅材料不透光,难以作为 BIPV 组件; 此外从某一线厂商的晶硅中空 BIPV 组件来看,其透光是以牺牲大量的发电面积实现的, 且硅片覆盖面积处透光效果也很差。从适配性的角度来看,晶硅天生韧性差,难以满足 现代建筑弧面要求;且晶硅电池目前标准化程度非常高,尺寸的任意性调整也较为麻烦, 因此晶硅组件或许在部分屋顶场景还能有所应用,但是在透光度要求高的玻璃和弯曲性 要求高的幕墙场景基本失效,难以满足丰富多样的 BIPV 需求。

光伏BIPV行业报告:光伏场景新蓝海(16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光伏BIPV行业报告:光伏场景新蓝海(16页)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