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启示录研究报告(32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18年10月18日 06:56 管理员

以中兴禁令为启,此次中美贸易战,实质是美国打着贸易的旗号试图对“中国制造 2025”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进行打压与遏制。代表之一的半导体,其历史最早追溯到 19 世纪 30 年代,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直到 1947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更具实用价值的晶体管,人类才开启电子时代并向信息时代前进。可以说现代的大多数文明,例如家电、PC(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都需依靠半导体行业。

从运作模式来看,目前主流两种运作模式,即整合模式与垂直加工模式。整合模式又称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早期的芯片企业多为 IDM,以英特尔与三星为代表业务范围覆盖整个产业链。但根据摩尔定律,同等价格下,集成电路上容纳的晶体管元器件数目每 18-24 个月翻一倍,性能也随之提升一倍。这一定律揭示了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暗示整个行业需要不停的投入新型材料与仪器研发更高性能芯片。为了减轻投资压力与降低失败风险,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IDM逐渐拆分成单环节加工,形成以设计为主的 Fabless 模式、晶圆代工Foundry 模式和纯封测检验模式。

垂直模式日趋成熟,产业链更细化。细化分工的产业链除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环节操作效率与最终产品良品率,更重要的是给新玩家一个进入行业的切入点,例如技术水平较低的封装检测、设计突出的Fabless 等。对比早期 IDM 形式,各自环节深化有效降低资本支出在销售的比例,企业盈利得到一定保障。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启示录研究报告(32页)

大规模兼并收购带来细分领域的龙头效应,议价能力增强。为了保障企业技术水平、研发进度领先,并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半导体自2000 年开始进行一定规模的兼并收购,整体交易金额在 2015 年达至顶峰为 1073 亿美金。大量高频的行业并购降低制造商与供应商数量的同时,使“强者越强”。而 2017 年的并购行为放缓也侧面说明,行业的成熟令各自领域的龙头效应明显,更多的并购已无法带来更好的边际效益。

从历史进程看,全球范围完成两次明显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十九世纪 70 年代从美国转向日本。十九世纪 50 年代,晶体管诞生于美国,后续发明影响行业的革命性芯片与商业应用,例如英特尔 4004、英特尔 8088、IBM 个人计算机等。出于经济与政治因素考虑,70 年代向日本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持,产业转向日本,日本半导体一度跃至世界第一。为了抵制日本发展夺回半导体行业话语权,美国开始向韩国台湾等地提供支持,第二次,产业从 80 年代开始转向韩国与台湾。为了降低设备、人力等成本,目前,产业逐渐转向中国大陆。是什么支持这些国家与地区半导体行业发展如此蓬勃?他们又是如何抓住机遇?我们后续根据国家一一分析。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启示录研究报告(32页)


标签: 经济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