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健康行业文章正文

IVD企业发展路径大解析

大健康行业 2017年04月13日 07:28 管理员

IVD企业发展路径大解析

体外诊断是医疗器械中占比最大的细分,2016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容量大约 614 亿美金,2013-2018年全球增速4%。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增长远超国际平均水平,根据对 94家企业的调研,2016 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容量超过 580 亿(制造业),行业增长为 16%。国产占比约为 40%。随着行业的发展,不同公司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企业发展的分水岭逐渐呈现,行业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

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分为三类模式,发展路径及特点各有不同。根据不同公司的盈利模式,分为制造业、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和集采供应商,不同模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各有不同。

IVD企业发展路径大解析

一、制造企业:行业洗牌,导致企业分化加速

体外诊断行业细分领域多,各细分特点不一致,然而由于整体毛利水平高,进入门槛低,导致在2009-2014 年快速发展和野蛮生长,部分子行业进入红海深水区,比如生化试剂,然而 2014 年后,行业监管迅速收紧,行业出现分水岭。医疗产品,由早期的无差异价格竞争,逐渐走向产品和研发驱动的品牌竞争,优币逐劣币,必是未来的主流价值观。长久以来坚守质量为核心、研发为生命的企业将在这轮洗牌中得以穿越风雨,涅槃重生。

1. 为有源头活水来,研发是制造企业的生命线。以产品为核心的公司,研发实力和投入是未来不断增长的源头。单产品长久保持高增长,理论上是难以实现的,尤其对于体外诊断分支较多的行业,因此新产品的注入是为未来保持增长的必要因素。而非资本化的研发,更加彰显了企业的发展自信和优秀的现金流状况。

2. 模仿、复制的时代红利已经过去,后来者必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随着体外诊断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节奏加快,率先登录资本市场的企业,将抢占资本先机。曾经复制模仿的企业在登录资本市场后,融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通过研发和企业内部管理建设,走向正规军。复制、模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新进入者必须以技术创新和差异性来争取一席之地。

3. 上市企业之间的合并与被合并,未来不遥远。随着竞争地位和格局不断分化,部分企业并不能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而逐渐丢失领地,甚至持续出现负增长。如同欧美发达国家,未来必将进行上市企业间的整合,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二、独立医学实验室:由单一实验室变为区域合作模式,鹿死谁手尚不明朗

独立医学实验室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发展至今有近 100 年的历史。其核心商业模式是降本增效,以规模效应,提供医学检验服务。借助于美国商业保险的推动,美国第三方实验室快速发展。美国医疗体系特点与中国不同,集中的大型医院较少,79%为私立医院,规模相对较小,因此高效率低成本的第三方诊断实验室需求量巨大。同时美国的医生执业自由,相当一部分医生有自己的私人诊所,私人诊所是没有财力支持自设检验科,同时日标本量较少,单个标本成本高居不下,因此样本检测基本都需要外送服务。ICL 可以集中测试,达到规模效益,实现盈利,同时美国政府和商业保险机构可以覆盖第三方诊断费用,更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第三方服务中心,如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第三方影像等服务中心,鼓励社会资本流入,共建实验室。然而整个行业的模式仍然处于摸索状态,主要可分为区域检验中心和点状的大型检验中心,两种模式在激烈交错中竞争。行业在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呈现一些特点和趋势:

1.政府介入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建设,行业呈非市场化状态。

2.检验互认的需求提升,非门急诊检测数量下降,尤其是高端项目的检测。由于非门急诊项目对时效性要求不高,其检测价格又相对较高,互认的需求在现阶段主要针对该类项目。随着检验结果互认政策的推进,高端项目整体检测量会下降。

3.国产设备的崛起,基层医疗机构自测能力具备了提升的硬件条件。由于中国与美国的医院结构、商业保险发展阶段、居住模式有较大的差异,第三方实验室的发展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点的路径。行业会在短期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行业龙头会持续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三、集采打包供应商,行业销售模式的颠覆者

在 2009-2012 年,行业整体的销售模式以传统的销售为主,厂家以单产品的销售为主,逐步进入检验科,仪器和试剂均是通过代理商进行分销或者部分通过厂家直销,随着项目和产品的逐步增多,厂家的销售模式转变为多产品销售。厂家的产品也由早期的生化、血球、胶体金等等产品线逐步扩展到全产品线的布局,检测项目也由早期的基础项目逐步扩展到高端项目。

2012-2015 年,行业逐渐转为小投放模式,即通过仪器免费或者少量首付的方式,代理商通过垫资、租赁等模式,赚取耗材的利润。

2014-2017 年,行业销售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采打包模式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在发展。随着体外诊断行业产品项目和种类的逐渐增多,体外诊断耗材的管理成本在不断上升,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医院慢慢退出产品的库存、物流、采购等管理环节,交由专业的服务商来完成。行业逐步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集采服务。检验科的建设、采购、售后、增值服务都交由厂家来外包完成,检验科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该趋势通过我们实地调研医院和代理商,统一认为打包趋势是未来的销售模式。部分厂家在 2015-2016年开始大力并购渠道,最终目的是为了抢夺客户资源,集采协议通常存续期是 5-8 年,在这段时间内,客户资源被独家或者少数几家企业锁定。进口品牌应对销售模式转变也相应调整了常规销售策略,专门给予打包企业独有的销售政策,凌驾于代理商之外,价格更有竞争力而不限制区域。2016 年全国共有医院超过 20000家,整体检验科托管打包估算超过 1000 家,目前打包医院数量占比约为 5%,市场依然有打包空间。

行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敏锐的企业都意识到巨大的商业机会,然而集采模式也具有一定的门槛。我们认为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企业进入门槛较低:

1.资金雄厚,以上市公司为佳。打包医院在早期阶段,由于从传统的经销模式转为医院直销模式,资金账期会拉长,对现金流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持续的现金是维持集采模式的重要因素。

2.起家多品牌代理,具有高效服务基因的公司。体外诊断仪器型号繁多,仪器进入医院后需要进行很多复杂的安装和维护过程。首先对环境进行勘察,场地,水电,信息系统准备。然后用服装机,操作培训,装机测试验收报告。后来临床应用上项目,参数,质控,平时问题解决。最后是装机后用服走访,维护等等,因此对于服务的依赖要高于药品。做过多品牌代理的厂家,已经有多年的服务经验,培训和管理门槛对于其他进入者来说相对较高。

3.代理或者自产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单一或者种类少,在集采打包模式中竞争力相对较弱,客户的需求和成本兼顾,需要对产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产品丰富,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方案优化设计。既能守住客户资源又能通过有效的管理而进行盈利。

集采供应商通过服务加强与检验科的粘性,代理的作用逐渐淡化,行业销售模式市场化,以产品和服务来取胜。而对于医院而言,在经过短暂的过渡期后,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是必然结果。而对于病人而言,试剂耗材的规范化管理,检测和诊断的风险也在逐步降低,整个行业趋向更加透明和规范的模式。

作者:杨烨辉、郑薇(天风证券)

本文节选自天风证券的《体外诊断激荡前行,国产企业加速出现分水岭▕ 体外诊断行业系列深度研究(一)》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