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狂犬病疫苗行业报告:从人用转向兽用(60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18年08月31日 06:47 管理员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人类主要通过被患狂犬病的兽类(主要是狗)咬伤而感染。初期的症状是发热和暴露处的刺痛,继而发生恐水、咽肌痉挛、高度兴奋、肌肉瘫痪、失去意识等。狂犬病发后致死率几乎为100%,故预防是最重要的手段。

狂犬病毒是表面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暴露处增值,然后进入附近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轴突向中枢神经扩散,在神经系统大量繁殖,主要影响大脑和小脑。最后,病毒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唾液神经核、舌咽神经核等外周组织、器官。

狂犬病病毒RNA 编码核蛋白(N)、M1、M2、病毒包膜糖蛋白(G)和L 五种蛋白,其中G 蛋白是狂犬病病毒最主要的抗原,可有效刺激特异性辅助性T 细胞(Th)和细胞毒性T 细胞(CTL)增生,并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G 蛋白特异性抗体是狂犬病疫苗最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免疫效果主要依赖其抗原表位、结构、蛋白折叠及糖基化等。N 蛋白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性抗原,能够刺激B 细胞和Th 细胞诱导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磷蛋白(P)可诱导CTL,但保护作用较弱。机体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约7 天左右产生IgM抗体,在约14 天后产生IgG抗体并迅速升高。IgM 和IgG 抗体均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有些中和抗体能进入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神经细胞内抑制病毒复制。狂犬病疫苗行业报告:从人用转向兽用(60页)

因为人狂犬病是由患病兽类(主要是犬类)传播,除了人用狂苗,兽用接种狂苗和兽用口服狂苗也被广泛用于预防狂犬病,前者主要用于城市中动物(宠物犬等)的预防性接种,后者主要用于野生动物的狂犬病免疫。兽用疫苗被欧美、日本等国广泛用于预防狂犬病,是世界范围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方法。

绝大部分的狂犬病发病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每年死亡数约30000人。狂犬病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是印度,中国紧随其后,高峰期(2007)年报告病例达3300例。此外,有数据显示,部分地区狂犬病漏报率高达35%,提示我国狂犬病疫情可能被低估。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狂犬病疫苗行业报告:从人用转向兽用(60页)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宠物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