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健康行业文章正文

糖尿病领域十年进展

大健康行业 2017年01月05日 08:34 管理员

 

糖尿病领域十年进展

在过去的10年中,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日益增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相关死亡率正在不断升高,这无疑与全世界尤其是亚洲明显增加的糖尿病患病率相关。调研发现,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糖尿病疾病负担最大的国家。不过,这10年间在糖尿病防治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

新药让糖走肾

有一类被称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药物,降糖作用不同于传统药物的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而是可以抑制肾脏重吸收葡萄糖,促进糖分从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了血糖。

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临床试验中纳入了546例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佳的成年2型糖友,来评估一种SGLT-2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发现,经过24周的治疗后,相对于安慰剂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显着降低,低血糖症状未明显增加,体重也有所减轻。研究还发现,这类药物有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使用时需注意安全性。

肠促胰素,新的选择

过去10年中,肠促胰素疗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项长期研究对比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与一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这项纳入746名患者、为期52周的临床试验发现,前者单药治疗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种作用与药物剂量正相关。尽管两种药物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但是相较于磺脲类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可更稳定地长期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低血糖发作、明显减轻体重,并更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对于易发生低血糖、体型偏胖的糖友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减重手术控制代谢

另一项成果在于使用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友,可显着改善糖代谢、缓解2型糖尿病。

根据调查,我国2型糖友最大的特点就是超重,甚至肥胖。很多肥胖糖友尽管明知吃太多会影响血糖水平,但就是觉得“肚子空”,一吃起来就停不下,根本无法做到“管住嘴”;再加上身体臃肿,行动不便,自然也谈不上“迈开腿”了。而通过减重手术,可以把胃的空间缩小,饭量就会减少,帮糖友们管住了嘴。体重正常后,运动能力也会得以恢复。此外,术后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也明显下降,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将有所降低。

研究还发现,正常的胆汁酸受体功能对于减重手术产生疗效必不可少,这为2型糖尿病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方向,未来可能出现比手术创伤更小的代谢控制方法。

棕色脂肪可防发胖

近年来,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学相关进展还包括发现了棕色脂肪组织等对血糖稳态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未来的治疗靶点。

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白色脂肪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脂肪,而棕色脂肪细胞则将脂肪转化为热量燃烧掉。过去认为,棕色脂肪组织在新生儿体内较多,成人则极少。随着年龄增长,棕色脂肪会逐渐消失。直至近年,研究才发现健康成年人也可有活跃的棕色脂肪组织。2009年,一项研究证实,体质指数(BMI)与棕色脂肪组织含量有关,棕色脂肪越多的人,BMI会越低,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这提示,棕色脂肪组织可能在抵抗肥胖和代谢异常等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有关

胃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关于它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已有不少研究。2012年的一项研究明确了2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有关,那就是能产生丁酸的菌群减少,而肠道机会致病菌(即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肠道内微生物环境破坏,一定条件下可致病的菌群)增多。这也为2型糖尿病未来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线索。

尽管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仍需更多努力,在过去的10年中,基因组学、发病机制等各方面研究及新药研发的进步为减少2型糖尿病危害带来了希望。糖尿病防治领域的未来,相信会有较大突破。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