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固态锂电池深度报告:十年磨一剑,何惧试锋芒(28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18年11月22日 06:41 管理员

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体系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提供通道。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构成部分有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正、负极材料是能够可逆嵌入和脱出锂离子的化合物,同时保证在脱嵌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正极材料提供锂离子,很大程度上决定电池能量密度,负极材料作为锂的载体。电解液起到的作用是具备离子导电性,作为正负极之间传输锂离子的通道。隔膜作为电子绝缘体,起到隔离正负极,防止电池短路的作用,同时隔膜具有微孔结构,为电解液和锂离子正常穿梭提供通道。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离子随着充放电过程的进行,在正负极间的电解质中来回穿梭,并可逆地在电极上脱嵌,电子在外电路中传递,形成充放电电流。

固态锂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替代电解液和隔膜。一方面,固体电解质具备离子导电性,能够替代传统电解液,起到在正负极之间传输锂离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固体电解质同时具备电子绝缘性,可以替代隔膜,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此外,根据负极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固态金属锂电池,前者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基、硅碳材料等可以嵌锂的材料,后者负极材料主要是指金属锂。

溶剂具有易挥发、低闪点的特点,导致电解液的易燃性。液态锂离子电池采用的基本都是碳酸酯溶剂,主流溶剂有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等,基本都有挥发性强、闪点低的特点。在较高温度下易燃易爆,有一定毒性(碳酸酯溶剂有一定的致癌性),同时液体状态在暴力冲击下容易漏液。电解液溶剂的性质,决定了一般常规锂电池长时间工作温度需要低于 55℃-60℃,即使是采用特殊配方的高温电解液,使用温度一般也不超过 65℃。

负极表面容易形成枝晶,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短路,导致电池起火。液态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石墨作为负极,当负极表面不均匀时,在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导致多余的锂在负极表面富集堆积,形成树枝状的锂枝晶。锂枝晶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刺穿具有微孔结构的隔膜,连接到正极极片,造成正负极短路。另一方面,新暴露在电解液中的锂枝晶会不断被电解液腐蚀,消耗电解液,降低电池循环寿命和容量。

液态锂电池在 3C、动力电池等领域频繁发生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由于液态锂电池具备以上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小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3C 电池,大到动力电池,均出现过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主要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有过充、不恰当使用等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受到外部猛烈的碰撞、挤压导致电解液外溢,电池内部短路导致起火,电池胀气、电解液外溢等。

固态锂电池深度报告:十年磨一剑,何惧试锋芒(28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固态锂电池深度报告:十年磨一剑,何惧试锋芒(28页)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