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缺乏直接针对肝纤维化的化学药和生物药,若考虑针对病因治疗药物如干扰素、核苷类药 物,Data Bridge预计到2029年全球相关药物市场规模...
2025-01-19 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从供需关系看医药外包产业:我们买的是什么。如我们之前的报告《泰格医药深度报告:多业务盈利能力释放,确立未来景气度持续》及《康龙化成深度报告:能边界突破、规模性逐步体现的全球 CRO 公司》所述,医药外包的需求本质是面向创新药研发的。而出于低成本、高效率、专业化分工的诉求,医药研发外包是全球化产业链的一环。
工程师红利+中国市场红利,是国内医药外包行业两个不一样的驱动因素。产业链转移:药物发现 CRO 产业转移趋于成熟,CMO 仍处于产业转移初期。在过去的 20 年中,基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医药外包行业呈现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特别是研发早期的外包需求,转移趋势明显。其中,非监管领域的早期药物发现 CRO 产业转移较早,节奏较快。目前,国内的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已经是全球药物发现 CRO 体量第一和第二的企业,发展阶段也趋于成熟。而 CMO 领域涉及到 cGMP 的监管,仍处于产业转移的早期,Business Insight 数据显示,2011-2017 年间,中国 CMO 市场规模全球占比从不足 6%上升到了 8%,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9.7%。
药明康德和泰格医药其实是两类完全不一样的公司?国内医药外包公司境内外收入的比较,体现了公司内在成长逻辑的极大差异。同时,国内 CRO 和 CMO 的海外收入亦可见端倪。对于大部分早期药物发现 CRO 及 CMO 公司,海外收入贡献占据较大比例,意味着中国是医药外包产业链转移的重要区域,更体现了该产业是全球产业链的一环,相关公司的竞争力取决于其全球产业链的参与程度,从数据上看,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公司均起家于全球产业链的竞争,直接切入全球医药创新供应链体系。但从收入同比增速的角度,我们也发现,过去三年国内业绩基本呈现更快的增速,这也说明中国医药创新产业的崛起过程中外包需求的增速远高于海外,且已经参与全球竞争的医药外包公司在国内外包业务承接上更具优势,比较明显的就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推出的打包服务或一体化赋能平台,更契合崛起中的国内长尾客户的需求;但其中,我们也要区分类似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初步切入全球创新供应链的公司,此时基于本土的比较优势,其国内业务的占比或增速快速提升,体现了其核心增长逻辑更多的受益于中国市场红利而非的转移,其竞争力的分析完全不同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由于目前缺乏直接针对肝纤维化的化学药和生物药,若考虑针对病因治疗药物如干扰素、核苷类药 物,Data Bridge预计到2029年全球相关药物市场规模...
2025-01-19 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脑机接口的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最初旨在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新型辅助技 术。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虚拟现...
2025-01-16 10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药NDA流程主要为:药审中心承办-进入新报任务(平均240天,包含统计/药理毒理/临床/药学/合规等任务 -1至2个月-进入补充资料任务 (平均60...
2025-01-13 78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目前,医用同位素的生产主要靠研究堆、回旋加速器生产制备。截止 2023 年底,全球可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的研究堆堆不到 80 座,制备放射性药物的 回旋...
2025-01-09 6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锥形束 CT(CBCT)目前主要应用于口腔诊疗领域,国产化率已经 达到较高水平。从应用场景来看,锥形束 CT 设备在口腔诊疗领域的 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2025-01-07 7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