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确定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通过基因测序,科学家可以了解基因的结 构、功能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基因测序对于遗...
2025-04-01 1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即抗体偶联药物,是指将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 物通过连接子连接单克隆抗体,从而精准定位肿瘤细胞释放高效细胞毒性。相较 于其他化疗药物,ADC 药物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给药特 异性,抗体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诱发胞吞作用,使抗体连同其上 连接的细胞毒小分子进入细胞,随后经过溶酶体降解,小分子药物释放进入细胞 并通过 DNA 插入或抑制微管合成等方式诱导细胞凋亡。ADC 药物作为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的集合体,有非常好的靶向肿瘤杀伤效 果,其不仅具备单抗药物的靶向、特效的优点,也有小分子药物对肿瘤细胞极高 的杀伤能力。但由于 ADC 药物的抗体部分相较于小分子药物更容易降解,且静 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决定了 ADC 药物在全身血液中分布广泛,因此 ADC 药物在 到达肿瘤病灶前的代谢情况会部分影响毒副作用情况。ADC 药物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在 1913 年由 Paul Ehrlich 首次提出,但过往受 限于其合成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和长期的脱靶、特异性抗原的发现等技术难题, ADC 行业发展坎坷,后续科学家们就如何合成 ADC 药物、提高安全性、降低脱 靶性和毒副作用进行了多年试验和不断迭代,因此直到近几年 ADC 药物才迎来 快速发展。
ADC 共经历了三代技术变革,治疗窗口得到较大改善。第一代 ADC 的小分子 毒性不够强,ADC 不够稳定,大多以失败告终;第二代药物采用毒性更强大的 小分子,克服了第一代效力不足的弱点,并对抗体进行了优化,但仍采用传统化 学方式偶联,抗体偶联比(DAR)均一性差(0-8 个甚至更高)且接头稳定性不佳, 容易在血液中裂解造成严重毒副作用,目前共有两个第二代 ADC 药物获批上市; 第三代 ADC 药物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定点偶联技术的发展,如 ThioBridge 技术、 非天然氨基酸偶联、酶促偶联等,定点偶联技术解决了抗体欧联比(DAR)均 一性差的老问题,使得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此外 一些新型的毒性小分子如 PBD、SN-38 等也被逐渐用于偶联抗体,ADC 药物迎 来大发展。ADC 药物经过多年发展终于迈向收获期,精确制导的“魔法子弹”威力凸显。 首先随着 ADC 技术的迭代和成熟,ADC 治疗窗口变大,越来越多已上市或在研 的 ADC 药物展现出的临床数据非常优异,尤其在过往难治肿瘤或者肿瘤末线治 疗方面仍有明显疗效:如阿斯利康 2019 年上市的 Enhertu 在晚期 HER2 阳性转 移性乳腺癌方面的应用(DESTINY-Breast01 研究);Immunomedics 的 Trodelvy 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方面的突破。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基因测序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确定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通过基因测序,科学家可以了解基因的结 构、功能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基因测序对于遗...
2025-04-01 1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AI医疗影像产品广泛应用于医技科室,包括超声影像、放射影像和病理影像等领域。AI医疗影像辅助诊疗软件集成了CV技术和深度 学习,嵌入至医技科室的医疗器...
2025-04-01 2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癌症患者分子数据库。通过CLIA认证的实验室每年处理超10万例测序数据,结合770万美国癌症患者数据,构建多模态医 疗数据库,为自研...
2025-03-30 4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整体观和个体化、动态化的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的认识,涉及中医生理、病理、诊...
2025-03-28 4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症患者人数均为全球第一。我国属于癌症高发大国,据 IARC 统计, 2022 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 24.2%,死亡人数占全球...
2025-03-25 4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