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励对碳排放的约束和降低减排成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立,可理解为二 氧化碳排放配额与减排额度之间的交易市场,是在公权力许可和分配下,碳排放 权交由...
2025-02-26 37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中国碳排放已居世界第一。对于发达经济体,早已开始着手碳排放控制工作,已经能维持碳 排放积累量稳定不再增长。但根据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发达经济体在前两次工作革命,尤 其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近二十年来的碳排 放量增长较快,但美国、欧盟、英国等经济体碳排放累积量仍居世界前列。实现碳中和,不 应仅看眼前,过去、未来的发展责任都应考虑在内。碳中和责任需要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 济体共同承担。 纵观全球,发电消耗是二氧化碳最大来源。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二氧化碳次要来源为 交通运输、建筑消耗,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印度)次要来源主要集中于工业燃烧。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其次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尸体。从各国 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国家发展主要依靠化石燃料,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如风能、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如氢能、核能)的使用空间仍有待开发,全球消费水平也仅占14.5%左 右。法国非化石能源的占比最突出,接近50%,但其中36%以上为核能的使用,核能的使用 在我国仍存在争议。 根据各类能源发电排碳系数,中国正在布局的风电、光伏发电等碳排放量远超燃煤发电与燃 气发电。
无论是缺油少气能源告竭的现状,还是全球达成的减排低碳共识,都驱动我国可再 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步伐。相比石油化工、发电、钢铁等企业的碳排放量,科技企业的碳排放量较少。部分科技企业属 于绿色产业,碳排放相对较少;涉及制造、运输等环节的科技企业,其价值链上的碳排放也 属于企业碳足迹,这类科技企业的碳排放相对较高,但依然属于低碳行业。因此,相比发电、 石化等高碳行业,科技企业最易实现碳中和目标,树立全行业的标杆与典范。 单位:百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metric tones CO2 eq) 数据来源: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 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是推动碳中和的有力举措,创新科技将是经济社会持续高质 量发展的动力来源。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高,在实现全社会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科 技企业不应停留在自扫门前雪的层面,而是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赋能、资金 支持等方式,共同推动社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科技企业是最好的“潮流风向标” 科技企业在宣传引导上有天然优势,对消费者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对社会大众的正面 引导力不可低估。所以,科技企业应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宣传低碳减排理念,通过企业自身 业务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践行低碳生活。
标签: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为了激励对碳排放的约束和降低减排成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立,可理解为二 氧化碳排放配额与减排额度之间的交易市场,是在公权力许可和分配下,碳排放 权交由...
2025-02-26 37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水务行业是指由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 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是最重要的城乡基本服务行业之一。传统水务领 域包括供水和污水处理两...
2025-02-20 37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本报告为《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 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第四期, 以“减污降碳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为主题。报告在前期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监测指标...
2025-01-22 49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新型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 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3139 万千瓦/6687 万千瓦时。 2023 年,新增装...
2024-12-08 84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相比于 2023 年报告,本报告将各个国家的目标类型做进一步细化,在“碳 中和”、“净零排放”和“气候中性”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类型(本报告下 述...
2024-11-20 105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