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和个体化、动态化的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的认识,涉及中医生理、病理、诊...
2025-03-28 6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mRNA 疫苗 vs. 灭活疫苗: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力优势 与传统灭活疫苗、裂解疫苗相比,mRNA 疫苗激活特异免疫的路径不相同。传统疫苗激活特异性免疫 的方式是直接将抗原蛋白注射进入人体,引起免疫反应;而 mRNA 是将编码病毒抗原的 mRNA 注入 体内,由人体自身细胞产生对应的抗原,以此激活特异性免疫。理论分析,mRNA 疫苗能够呈现更多 的抗原,同时能更持久地激活巩固特异性免疫。原因在于,传统灭活疫苗的抗原呈递数量是一定的, 即最终到达体内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数量只能够小于或等于疫苗中含有的抗原数量。同时,灭活疫 苗呈递抗原的过程是一次性的,注射时疫苗呈递的抗原即为所有抗原,这些抗原的降解时长即为持 续激活免疫的时长,此后不会有新增抗原。而 mRNA 疫苗抗原呈递的过程是可短暂持续的,呈递的 mRNA 可指导多个核糖体产生抗原蛋白,直至 mRNA 降解。由于细胞能够不断根据 mRNA 生产抗原蛋 白,因此抗原数量受疫苗剂量所限制较小,从时间维度上看,抗原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被消耗完毕。 抗原数量水平越高、保持时长越长,形成的特异性免疫记忆越强烈,免疫应答更快、持续时间越长。 mRNA 疫苗 vs. DNA 疫苗:更高效,逆转录风险较小 与核酸疫苗中另一路径的 DNA 疫苗相比,mRNA 疫苗更有效也更安全。DNA 疫苗需要将包裹的有效成 分递送通过两层屏障:细胞膜和细胞核膜,最终进入细胞核内开始抗原蛋白的表达。
多层屏障导致 有效成分难以进入反应场所,免疫激活更难。同时,由于 DNA 疫苗呈递的有效成分需要进入细胞核 内,导致外源遗传片段逆转录进入人体 DNA 的概率增加,引起肿瘤癌症的概率增加。相较而言,由 于 mRNA 疫苗导入的外源物质不需进入细胞核,发生外源遗传片段逆转录进入人体自身 DNA 的概率 较小,因此引起肿瘤癌症的概率极小。mRNA 疫苗 vs. 病毒载体疫苗:适用人群覆盖全面,逆转录风险较小,机会成本更低 LNP 为递送 mRNA 片段到达靶点、定点释放提供了支持。另一大受到较高关注度的载体平台是病毒载 体平台,常见的类别有腺病毒(Adenovirus)、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慢病毒 (lentivirus)。病毒载体通过去除病毒本身的有害物质,保留感染能力,将目标物质递送进入细胞内, 由细胞产生抗原蛋白,进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载体反应的一大缺陷是,若接种者本身体内 含有针对此病毒载体的抗体(如腺病毒、AAV、慢病毒,而非针对目标抗原的抗体),或在短时间内 快速产生了抗体,则病毒载体疫苗无法将有效成分递送进入预定的细胞质内。相比之下,LNP 的结 构由脂质分子构成,载体引起免疫反应的几率较小,能够更有效地递送有效成分至目标靶点。除此 之外,部分病毒平台有发生逆转录的概率,会将外源基因整合进入人体 DNA 中,可能导致肿瘤、免 疫疾病等。同时,病毒载体疫苗具有更高的机会成本。当人体接受病毒载体疫苗注射后,体内会自 动产生针对此载体的抗体和其他特异免疫反应。此后再次运用相同或相似病毒载体作为递送系统给 药时(例如一些肿瘤治疗药物),会更容易遭到免疫系统的攻击,难以成功将药物递送至靶点。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整体观和个体化、动态化的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的认识,涉及中医生理、病理、诊...
2025-03-28 6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症患者人数均为全球第一。我国属于癌症高发大国,据 IARC 统计, 2022 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 24.2%,死亡人数占全球...
2025-03-25 4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机体受 一种或多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反应过程引 起有害的过度反应,属于免疫性疾病的范畴。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
2025-03-18 5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透析治疗率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威高血净招股书数据,2023年我国ESRD患病人数约为414万人。根据CNRDS数据, 2023年我国血...
2025-03-18 33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分品种来看批签发数据,人血白蛋白:2024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5423批(+14% ,其中国产人白获批1708批(+9% ,占比为31%,进口人白获...
2025-03-14 3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