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神经介入行业报告:从脑卒中看神经介入器械(75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24年04月29日 15:36 管理员

脑卒中(俗称为“中风”)这个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医学名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为大众所熟知和重视。随着人口老龄 化浪潮的开启以及疾病年轻化趋势的愈发明显,我国已成为脑卒中终生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得益于神经介入疗法技 术的发展以及影像设备的改良,二十年前难以想象的微创介入疗法如今越来越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流导向装置、机械取栓 装置等创新器械逐渐应用于神经介入诊疗中,成为该领域的新里程碑。未来,随着适应症和术式的进一步拓展,神经介入领域产品将 持续迭代升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神经介入赛道能否成为下一个国产替代的前期价值洼地?”本篇报告将重点围绕 神经介入行业三大核心问题来做解读: 1)市场需求层面,神经介入各子行业需求层面,各子行业的市场空间及行业增长驱动力怎么 看?2)格局层面,各子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以及行业核心技术壁垒如何?3)估值层面,一般采用什么估值方法以及如何做远期空 间测算? 需求端:百亿级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神经介入治疗脑卒中疾病,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脑卒中大致分为出血及缺血性两种,按 照形式又分为急性及慢性(四象限),所对应的器械子版块分别为出血类器械、急性缺血类器械(取栓)、慢性缺血类器械(扩张) 、以及通路类器械。考虑到出血类器械2022-2023年集采节奏逐步加快,我们对出血类子行业做了单独的量价模型测算。整体来看 ,根据沙利文预测以及西南测算,2022年国内神经介入行业约61亿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将是224亿市场规模(出厂价口径),复 合增速高达24%,属于高景气赛道(详见疾病谱及对应器械一览图总结)。 

疾病人群基数:2021年我国脑卒中发病人数约为517万人,2032年预计将达724万人  渗透率:随着术式普及+带量采购等因素,出血类器械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1.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TIA):主要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引起的,慢性若不干预将发展至急性。2022年患者基数 约5700万,手术量约为7万,市场规模约12亿元。对应器械方面,颅内支架临床使用占比约85%,药物球囊/球囊扩张导管使用 占比约15%。 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S):主要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引起的,急性发生后需要即刻溶栓或取栓。2022年患者 发病人数约395万,手术量约为8.5万,市场规模约10亿元。需要时间窗口内予以血管再通治疗,机械取栓成为未来发展主要趋 势。对应器械方面,组合取栓充分借鉴借鉴支架取栓和导管抽吸优势,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预计未来血栓抽吸及组合取栓手术 量将维持超高增长。细分来看——1)支架取栓:最为常规,手术难度较大;2)抽吸取栓:证明为非劣效,减少手术时间和设 备操作成本;3)组合取栓:SWIM是目前最尖端颅内动脉取栓技术,大幅提高取栓效率;4)球囊导引导管:辅助取栓流程,显 著降低远端血管栓塞的发生率。 3. 慢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由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转为急性出血。2022年未破裂动脉瘤患病人数约 8474万人,神介手术量约9.2万台。除了动脉瘤以外,脑动静脉畸形等神经畸形是第二大诱因,2022年神经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发 病约2万人。对应器械方面细分来看——1)弹簧圈栓塞术:渗透率最高,有良好即刻闭塞效果但复发率高;2)密网支架:国内 应用时间不长,但已逐步占据未破裂动脉瘤的主流治疗市场。经测算,密网支架市场空间预计2028E年将达20亿元(出厂价口径 )。性能方面,密网支架治疗未破裂动脉瘤优势明显,完全闭塞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覆膜支架:应用较少;4)液体 栓塞剂:主要用于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神经介入行业报告:从脑卒中看神经介入器械(75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神经介入行业报告:从脑卒中看神经介入器械(75页)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