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核心数据与未来趋势(28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18年11月01日 06:18 管理员

08 年-18 年黄金十年,票房年均 35%增长。中国电影在 2008 年到 2018 年这十年间,票房以年均 35%的速度节节高升,堪称“黄金十年”。综合统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现国家电影局)数据:2008 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2010 年起,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百亿元,2013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高达 217 亿元,到了 2015 年增长到 440 亿元,而 2017 年突破 500 亿,达到 559 亿元的票房。

高质量电影的头部效应越发明显。随着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观众对高质量电影愈加追求,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效应及大片拉动效应明显,高质量电影也将电影行业追求的目标。据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17 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以 2017 年的暑期档为例,56.8 亿票房的《战狼 2》的横空出世使得整个 2017 年的暑期档总票房大幅提升。在票房排行榜上,根据此报告,2017 年共有 474 部电影登陆院线,超过 10 亿票房的超级大片共有 15 部,超过 20 亿票房的有 2 部,60%的影片票房不足 1000 万。

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转向服务升级。影院方面,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全国影院银幕数在 2017 年达到 50775 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到一定的数量级,单纯靠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将逐步效用降低,随之影院投资、荧幕数量扩张也将逐步趋于理性。根据《中国电影报》的数据统计,2018 年上半年新增影院增速只有 15%,这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不足20%的增速。

票补带来的特殊增量因素放缓。从 2012 年开始,互联网平台票补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起初,各大票务平台为了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推出小规模票补。此时票补所需费用除了票务平台承担一部分,片方、制作方也会承担一部分;双方也会进行资源互换,为影片做票补。后来,票补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各方票补的比例越来越大,价格战让行业呈现烧钱。中国票房的崛起,巨额的票补功不可没。

互联网企业深度介入电影全产业链。阿里巴巴:以阿里为例,从 2006 年 6 月阿里入股华谊兄弟开始,到 2014 年 3 月收购港股“文化中国”,8 月正式更名为“阿里影业”,阿里的电影版图大幕徐徐拉开。随后,阿里注入自己旗下的淘宝电影、娱乐宝业务,并以阿里影业为主体,在 2016年的 5 月及 12 月,战略投资大地影业及博纳影业。到 2018 年 4 月阿里入股万达,阿里在产业链上下游、制作、影院等全产业链布局,包括“电影制作+电影宣发+版权授权”的电影内容产业链以及“在线售票平台+影院售票软件”的票务产业链全部业务。阿里目前是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光线影业、博纳影业的第二大股东或重要股东,这四大公司在 2017 年制作和发行的电影票房综合超过 500 亿,而 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为 559 亿,占比 90%。

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核心数据与未来趋势(28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核心数据与未来趋势(28页)


标签: TMT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