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中国车企充电服务研究报告(51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19年10月24日 06:26 管理员

据发改委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底,中国的总体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480万个,以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出行要求。 目前中国充电桩的整体配建率暂未达标,预计到2019年底,中国总体的车桩比约为3.2:1。因此,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依然 是能源供应商与设备制造商的战略重心。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充电设施已显出巨大的运营潜力:截至2019年二季度,充 电桩数量超过100万个。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开始越发重视充电设施的运营业务。在行业发展初期,有限的市场规模主要由国家电网和中国普天领衔的“国家队”构成,公共交通是主要的服务对象。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 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自此,行业开始焕发活力,各类玩家纷纷涌入,当年内即实现超过110% 的市场规模增速,随后保持快速增长。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的背景下,新能源私家车随保有量的激增上升为主要的服务对 象。预计到2019年底,中国公共充电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以上。

截至2019年上半年,共有7家充电设施运营商旗下的充电桩总量过万;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行业内TOP5玩家的集中度 从84.5%下调至83.9%,稳中有降。 事实上,充电服务行业的格局尚未形成,仍有很大的变动空间。除与能源供应紧密衔接的国家电网以外,其他企业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桩站建设数量、运营数量和已建立的合作关系上。如前文所述,由于整个充电服务行业越发趋于开放,资本和 技术雄厚的能源企业、车企、物业持有企业和互联网科技企业均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合作,成为新的头部玩家。充电服务行业在中国已经历了10年左右的发展。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粗放型和排他性正成为行业最为明显的两大特征。 导致行业发展粗放的表层原因是诸多类型的玩家背景各异,难以建立联合运营的模式。事实上,这与各企业对运营和数据 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诸多底层数据尚未被收集,且充电桩信息也存在大量不准确的情况。 排他性在行业内存在已久:拥有规模优势或在某些资源上占据主动权的企业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不愿轻易与同质企业建 立合作关系;而车桩之间的数据对接也存在一定壁垒。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运营和数据两端的问题均指向信息互通。

充电服务行业的盈利基础在于充电桩的数量和质量。数量可解读为充电桩规模,而质量则与充电桩的地点分布、快充技术、 安全技术和运营能力密切关联。因此,早期的从业者将充电桩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发展重点。而在多数企业模式趋同的情况 下,产业链中站位各异的从业者纷纷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探索差异化的充电服务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充电服 务本身直接面向车主用户,充电服务行业较其他行业更为重视围绕渠道通路的建设,即通过移动端应用实现的客户触达能 力建设。另外,即使企业不直接拥有充电桩的产权,亦可作为第三方平台接入其他企业的充电桩为车主提供服务。

中国车企充电服务研究报告(51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中国车企充电服务研究报告(51页)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