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商业化之路需要低空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和低空智慧空管网络的建设。 我们曾在低空经济深度报告《eVTOL 产业发展的 5 个核心问题》提出,eV...
2025-01-08 108 物流行业报告
2007-2015 年的上海机场与 2012-2019 年的深圳机场都是经历了新航站楼投产重新 爬坡的过程,并且旅客量都是从 3000 万增长到 5000 万的过程。两个机场 T2 航站楼的造 价接近分别约为 90 亿和 66 亿,在航站楼造价接近(上海机场更贵)、旅客量体量高度相 同的为期 8 年的爬坡过程中,由于上海机场航线质量更好(国际航线占比更高),其 ROE 经历冲击后恢复的速度更快,恢复后的绝对水平也更高。
上海机场自 2009 年开始国际航站比重就接近 50%,深圳机场到 2019 年末比重仅为 10%;国际航线差异带来了不同的盈利恢复速度和绝对的盈利能力差异,相应的两者相同 区间的股票回报率也完全不同。上海机场在 T2 航站楼的新产能周期利润体量由前一产能 (2007 年)高峰的 17 亿增长到 2015 年的 26 亿,最终至产能末期(2019 年)的 50 亿, 实现了接近 2 倍的增幅。深圳机场则是从前一产能周期的高点(2012 年)5.79 亿到 2019 年的 5.94 亿。全产能周期更多是填坑的过程。
机场的利润回报直接对应了股价收益的回报,两个相同的产能爬坡时期内,上海机场 收获了接近一倍的股票收益,而深圳机场基本为零;这个例子便是机场投资框架最典型的 反馈:即航线禀赋与成本结构的匹配度决定回报率。机场的产能瓶颈主要体现在:航站楼、跑道、空域(高峰小时时刻)三个方面。从直 观上来看真正的硬瓶颈主要是跑道和空域:即一条跑道极限能跑多少以及一条跑道局方目 前让你跑多少,二者原则上都不能超过 100%的利用率。航站楼则是软性瓶颈:常常我们 可能看到航站楼产能利用率会超过 100%,例如白云 T1 3500 万的设计吞吐能力实际实现 了接近 6000 万,但其实从机场的全局运行来看航站楼会对机场运行存在软性约束。例如 这两年我们起降北京上海最大的感受就是摆渡车坐的更多了,侧面反映的就是航站楼配的 廊桥和停机位不够。机场的地面运转压力由此会大幅提升,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机场 的放行效率,导致准点率不达标,从而造成局方对时刻的收紧。
标签: 物流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eVTOL商业化之路需要低空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和低空智慧空管网络的建设。 我们曾在低空经济深度报告《eVTOL 产业发展的 5 个核心问题》提出,eV...
2025-01-08 108 物流行业报告
引用民航局副局长的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从不同省市的产业规模来看,上海、河南等 均将目标定在...
2024-12-12 170 物流行业报告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在低空经济政策层面已经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级政策 体系,这些政策聚焦于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建设、低空制造业发展、低空飞行应用场 景...
2024-12-06 128 物流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