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的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最初旨在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新型辅助技 术。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虚拟现...
2025-01-16 10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 PAD) 肢体远端动脉出现影响身体供血的疾病病征,动脉将血液从心 脏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随着动脉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并形成斑 痕组织,会导致外周动脉狭窄。PAD发生部位不同,其表现也 不同,如四肢、腹腔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缺血性改变。 常见的症状(以肢端和颈部为例) 1)肢端: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症状消失。疼痛产生的主要原 因是阻塞的动脉使血液无法到达负责活动的肌肉。其他常见的 外周动脉疾病症状包括足部和脚趾发热或疼痛、腿部或足部皮 肤发冷、腿部疼痛抽筋、糖尿病足、脱发、慢性疼痛和坏疽。 2)颈动脉:可引起卒中。若外周动脉疾病未及时接受治疗, 可能会提高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患病人数 随着年龄增长,外周动脉疾病风险逐渐增加。我国外周动脉疾 病患者由2014年的4,377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4,843万人,年复 合增长率为2.6%,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老龄化进程 加快,未来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人数预计持续增加,年复合增 长率保持不变,预计2023年,患病人数将增长至5,596万人。治疗方式 外周动脉疾病的整体治疗原则为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进 行降压等药物治疗,并根据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外科或介入治 疗。
根据欧洲心脏学会和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在2017年联合发布的《外周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该种类疾病细分类型较多, 随着外周介入手术研究的细致深入,血管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多种特定疾病的首选或联合疗法,占所有疗法的半壁江山, 人工血管、植入支架、药物球囊等介入器材应用前景广阔。根据欧洲心脏学会和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在2017年联合发布的《外周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该种类疾病细分类型较 多,随着外周介入手术研究的细致深入,血管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多种特定疾病的首选或联合疗法,占所有疗法的 半壁江山,人工血管、植入支架、药物球囊等介入器材应用前景广阔。
方法:对上肢跛行、间歇性脑缺血发作、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动脉高度狭窄(> 60%)患者行无名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通过测量双臂血压以及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右椎体双重扫描进行长期随访。 结果:1981~1999年间有89名患者进行了无名动脉首次PTA,成功率为96.4%,其中动脉狭窄84例,闭塞5例。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左枕 叶梗塞(2%),2例穿刺部位血栓形成(3%),4例急性脑缺血发作(6%)。2例再狭窄患者成功地接受了二次PTA治疗。6个月累积首 次动脉通畅率为98.2%,16-117个月该指标时为93.4%;6个月时二次通畅率为100%,12-117个月时该指标为98.2%。术后有61%的患者症 状消失,32%病情好转,7%未好转。无名动脉的血管成形术被证明在多个系列的病人中安全有效。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脑机接口的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最初旨在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新型辅助技 术。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虚拟现...
2025-01-16 10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药NDA流程主要为:药审中心承办-进入新报任务(平均240天,包含统计/药理毒理/临床/药学/合规等任务 -1至2个月-进入补充资料任务 (平均60...
2025-01-13 7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目前,医用同位素的生产主要靠研究堆、回旋加速器生产制备。截止 2023 年底,全球可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的研究堆堆不到 80 座,制备放射性药物的 回旋...
2025-01-09 6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锥形束 CT(CBCT)目前主要应用于口腔诊疗领域,国产化率已经 达到较高水平。从应用场景来看,锥形束 CT 设备在口腔诊疗领域的 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2025-01-07 7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全球 CKD 患者基数庞大,我国成人患病率约 10.8%。根据艾昆玮援引华盛顿大学卫生 计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数据,2019 年全球约 7 亿...
2025-01-06 5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