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能力持续升级、应用成本不断下降,驱动医疗机构加 速融合 AI 技术。根据 DataBridge 的测算,预计至 2031 年全...
2025-04-19 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刺突状的 S 蛋白是新冠病毒最重要的表面膜蛋白,决定新冠病毒的宿主范围和特 异性,是中和抗体及疫苗设计的关键靶点。S 蛋白的形状和螺丝钉有几分相似, 但头部更大,柄部也更细长。S 蛋白以三聚体的形态存在,主要包括三个 S1 头部 亚基和一个三聚体 S2 亚基。其中 S1 亚基头部尖端含有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可以与人类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结合。 通过 RBD 的基因重组或突变可以实现不同宿主间的传播,并导致较高的致死率。 S2 亚基更靠近病毒膜,负责病毒膜和宿主细胞膜的融合。新冠病毒入侵细胞时,首先 S 蛋白 RBD 与人体细胞的表面受体 ACE2 结合,随 后病毒膜和细胞膜融合,病毒被内化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进行转录和复制,重新 组装成大量新的病毒,又去继续感染其他细胞。有研究表明,不同的 SARS-CoV 病毒对人血管生成素受体蛋白 ACE2 的亲和力不同,感染力和传播力也不同。新 冠病毒 RBD 与人 ACE2 的结合能力明显高于 SARS 病毒与人 ACE2 的亲和力,原 因是新冠病毒 RBD 中发现的 F486 和 N501 等关键突变增强了其与人 ACE2 的结 合能力。
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常规治疗手段为“肺炎基础疗法+抗病毒药物+抗 炎药物”。根据国家卫健委 8 月中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 版)》,对于一般患者,多采用供氧治疗与加强支持治疗的方式;对重型、危重型 患者则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使用康复患者血浆、免 疫球蛋白等免疫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但总体来说,在没有新 冠肺炎“特效药”的情况下,目前采用的治疗手段大体是“肺炎基础疗法+抗病毒 药物+抗炎药物”的思路,其余附加治疗方法依照患者病情进展酌情使用。综合考虑研发时长、研发成功率、药物特异性、安全性等多维度因素,我们认为, 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疫苗研发成功后,疫苗预防联合抗 体药物治疗是终结新冠疫情的希望。
中和抗体是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 B 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抗体。当病毒、细菌 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后,会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刺激 B 细胞产生多种抗体。 但只有部分抗体能够迅速识别病原微生物,与其表面的抗原结合,阻止该病原微 生物结合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侵入细胞,从而保护人体不被感染。这个过程叫做中 和作用,发挥作用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类似于化学的酸碱中和,中和作用的意 思是病毒来了,免疫细胞把中和蛋白分泌到血液里,与病毒颗粒结合,阻止病毒 感染细胞,破坏病毒颗粒,把病毒“中和”掉。病原体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后,B 细胞产生的抗体不仅包括中和抗体,还有结合抗体,结合抗体主要分成有用和无 用甚至有害两类。有用的结合抗体能够“标记”病原体,告诉免疫系统这里有“坏 人”,诱导免疫细胞将其杀伤和清除;相比之下有些结合抗体可能会发挥反作用, 诱导抗体依赖增强(ADE)效应,非但不能抑制反而促进了病毒的感染。因此, 中和抗体疗法就是直接用中和抗体进行被动免疫治疗的方法,相当于人为补充 “子弹”来支援免疫系统。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能力持续升级、应用成本不断下降,驱动医疗机构加 速融合 AI 技术。根据 DataBridge 的测算,预计至 2031 年全...
2025-04-19 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复盘目前增长:2024 自然年第一三共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在全球销售额合约 38 亿美 元,同比增长约 50%,德曲妥珠单抗强劲增长得益于...
2025-04-18 23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2025年,国民对健康的定义 除了身心健康、状态积极、作息规律之外...
2025-04-17 28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根据药渡数据库统计,在 2024 年中,总计 19 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大陆、 香港和美国纳斯达克完成 IPO。其中 A 股上市 6 家(科创板上...
2025-04-17 2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与国内经济结构深刻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外部环境。高 管作为企业战略实施与日常运营的核心驱动力,其团队的稳定与...
2025-04-17 2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2021 年,中美关节置换手术量差距仍然巨大,2021 年中国全髋关节置换 术共约 77 万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共约 52 万例,而美国 2021 年全...
2025-04-16 25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