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癌症患者分子数据库。通过CLIA认证的实验室每年处理超10万例测序数据,结合770万美国癌症患者数据,构建多模态医 疗数据库,为自研...
2025-03-30 6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又称透皮给药系统或透皮治疗系统,系 指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经临床批准的疾病治疗或预防目的。 与口服和注射给药相比,经皮给药具有如下优势:1)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胃 肠灭活,提高了治疗效果;2)维持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增加患者的顺应性;4)患者可以自主用药,相对减少个体差异。 但经皮给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皮肤是限制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屏障,经皮给药起效慢, 且对大多数药物来说难以达到有效治疗剂量,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性或过敏性的药物不适合设计成 TDDS。 表皮层和真皮层对药物吸收影响较为关键。皮肤由外到内分别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层,还包括 一些附属物,如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表皮层和真皮层对药物经皮吸收影响较为关键。其中最外层 的角质层承担着皮肤的主要屏障作用,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障碍。药物渗透入皮肤主要通过跨细胞通路、细胞间通路和皮肤附属器通路三种途径。
因表皮层无血液循 环系统,药物渗透进皮肤后,靠皮肤表面与皮肤深层之间的浓度差为动力进行被动扩散,并最终被 真皮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所吸收。TDDS 释放药物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药物溶解并 从 TDDS 中释放;2)分布到皮肤的最外层角质层;3)通过角质层扩散;4)从角质层分布到水性 的活性表皮层;5)通过活性表皮层扩散到真皮层的上部;6)吸收如局部毛细血管网,并最终进入 体循环。如何使药物突破角质层进行透皮吸收,是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主要 分为生理因素、药物性质和给药系统三个方面。透皮给药技术历经了三代发展,其中第一代是选用 小剂量、亲脂、低分子量的药物;第二代是采用超声、离子导入和化学增强剂给药;第三代是使用 微针、电穿孔、热消融、微晶磨皮等技术。伴随着经皮给药技术的突破,TDDS 领域潜力巨大。根据 Research and Markets 数据,2019年全 球 TDDS 市场规模约 60.64亿美元,并预计到 2027年达到 84.15亿美元,CAGR 为 4.3%。TDDS 凭借高安全性、恒定的药效释放速度、高患者依从性等优势在多个治疗领域均有丰富需求。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新型经皮给药制剂率先在美国、日本等地发展起来。目前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诺华、 强生(ALZA)、Mylan、4P Therapeutics、Transdermal Corporation、Echo Therapeutics、久光制 药、小林制药等。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癌症患者分子数据库。通过CLIA认证的实验室每年处理超10万例测序数据,结合770万美国癌症患者数据,构建多模态医 疗数据库,为自研...
2025-03-30 6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整体观和个体化、动态化的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的认识,涉及中医生理、病理、诊...
2025-03-28 25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症患者人数均为全球第一。我国属于癌症高发大国,据 IARC 统计, 2022 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 24.2%,死亡人数占全球...
2025-03-25 4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机体受 一种或多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反应过程引 起有害的过度反应,属于免疫性疾病的范畴。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
2025-03-18 5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透析治疗率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威高血净招股书数据,2023年我国ESRD患病人数约为414万人。根据CNRDS数据, 2023年我国血...
2025-03-18 3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