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碳纤维行业报告(29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22年02月14日 06:42 管理员

按力学性能分类:碳纤维可划分为高强型(GQ)、高强中模型(QZ)、高模型(GM)、高 强高模型(QM)。碳纤维多作为增强材料,看中的是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因此应用中更多的 是按其力学性能分类。实践中,拉伸强度及模量是国际碳纤维分类的主要标准,业内一般采 用日本东丽(TORAY)分类法,2011 年国家发布实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标志着我国的碳 纤维行业有了自己的分类方法与标准。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材料最大的优势是具备所需强度的前提下,具有最高比模量 (弹性模量与密度之比),而不是单单强度高。结构减重首先选用弹性模量最高的材料,这就 是碳纤维分代的依据,所以 T300(模量 230GPa)是第 1 代,T800(模量 294GPa)是第 2 代, T1100(模量 324GPa)是第 3 代。值得一提的是,T700 和 T1000 的高强度是 T300 和 T800 采 用低成本干喷湿纺工艺的产物,并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研发的新品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全球生产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步,经过 70 ~ 80 年代的稳定 发展,90 年代的飞速发展,到 21 世纪初生产工艺技术逐步成熟。

行业发展初期,碳纤维主 要用于军工和宇航,碳纤维行业龙头日本东丽公司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航空领域的规模应用, 1975 年实现碳纤维在波音 737 次承力结构的应用推动了东丽千吨级的量产,20 世纪 90 年代 起波音 787 机体结构质量的 50%使用碳纤维则推动东丽碳纤维万吨级的量产。经过 50 余年的 发展,碳纤维的应用领域正在向工业领域和普通民用领域拓展。我国碳纤维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 1962 年,总体上与日本碳纤维的研发同步进行,但在 产业化生产和集中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2005 年,我国碳纤维行业总共仅有 10 家企业,合 计产能仅占全球总产能的 1%左右;2008 年,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量工业企业涌入碳纤维行 业,但大多数企业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无任何突破,生产线运行及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导致 “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出现;2010 年,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 量的 0.4%左右,碳纤维需求严重依赖进口;2012 年 1 月,国家工信部公布了新材料“十二五” 规划,碳纤维“十二五”期间规划产能为 1.2 万吨/年。“十三五”产能的实现和技术的突破 是碳纤维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到 2020 年我国运行产能已达到 3.62 万吨,实际销量 1.85 万 吨,销量/产能比为 51%。以东丽的产业化道路为鉴,我国国产碳纤维产业化一定也是要伴随 着工业领域复合材料制品的批量生产同时实现的。

碳纤维行业报告(29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碳纤维行业报告(29页)


标签: 新材料及矿产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