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励对碳排放的约束和降低减排成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立,可理解为二 氧化碳排放配额与减排额度之间的交易市场,是在公权力许可和分配下,碳排放 权交由...
2025-02-26 36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碳排放总量未见拐点,人类经济活动仍严重依赖碳排放。2021 年 8 月,IPCC 发出红色预 警,若维持当前碳排放量,预计在 2030 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升高 1.5℃,早于巴黎 协定到 2050 年升温 1.5℃的目标。然而,全球碳排放总量尚未见明显拐点:2020 年受新 冠大流行影响,全球碳排放同比下降 5%;2021 年全球逐步复苏,碳排放反弹至疫情前水 平,人类经济活动仍然严重依赖碳排放。严峻的碳排放现状要求各部门进行立即、深度的 减排工作,将生产经营与碳排放脱钩。科技行业碳中和内部解决能耗问题,并推动更大范围的价值链碳中和。随着数字经济快速 渗透,科技行业碳排放压力加剧。据 BCG 统计,ICT 行业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3~4%,若不采取减排措施,到 2040 年 ICT 行业碳排占比将达 14%。根据温室气体核算 体系,企业排放包括自身排放(范围 1&范围 2)以及供应链排放(范围 3)。对于科技行 业,自身减排着力解决数据中心和场所用电能耗加剧问题,更重要的挑战来自所售卖产品 和设备相关的价值链排放。据 BCG《中国碳中和指引》(2021 年 9 月)测算,美国上市企 业中科技行业价值链排放为自身运营排放的 2.64 倍,高于消费、金融等行业,因此科技行 业去碳化有价值链放大效益。 减碳需要科技行业支持,数字技术赋能更多产业低碳发展。
根据 GeSI 报告,到 2030 年 ICT 技术能推动全球碳排放降低 20%(121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10 倍于自身排放。根据 信通院《数字碳中和白皮书》(2021 年 12 月)的整理,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将成为 技术与产业融合的载体,5G、大数据、云计算、AI、物联网、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数字技 术助力重点行业减排,具体应用包括智慧电网、工业绿色制造、建筑降耗、智慧交通等。 展望未来,在行业层面,科技行业能够成为低碳产品和行业减排方案提供商,并利用资金 优势,投资于清洁能源创新的初创企业;用户层面,科技行业能够打通线上和线下场景, 引导用户减排行为,加速碳中和社会生态形成。海外科技厂商短中期实现 100%可再生电力,长期推动供应链减排。我们看到海外科技厂 商净零目标集中在 2030 年至 2040 年,较国际普遍目标 2050 年显著提前,减排举措集中 于低碳产品、能效提升和推进可再生电力使用,微软率先实施内部碳定价。自 2011 年开 始,Meta、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众多科技品牌厂先后公开承诺 100%使用可再生 能源,并披露清洁电力项目利用计划和实施情况。近年来,科技企业在清洁电力和绿色能 源的采购与投资上加大了步伐和力度。根据 RE100 2021 年度报告,已有超 30%的科技企 业已经达成了 100%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国内科技厂商近年主动加速碳中和进程,阿里巴 巴、腾讯先后发布行动框架,但在减排举措落实上,国内的科技厂商的实际进展有限,仍 需更多投入。
标签: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为了激励对碳排放的约束和降低减排成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立,可理解为二 氧化碳排放配额与减排额度之间的交易市场,是在公权力许可和分配下,碳排放 权交由...
2025-02-26 36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水务行业是指由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 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是最重要的城乡基本服务行业之一。传统水务领 域包括供水和污水处理两...
2025-02-20 37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本报告为《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 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第四期, 以“减污降碳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为主题。报告在前期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监测指标...
2025-01-22 48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新型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 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3139 万千瓦/6687 万千瓦时。 2023 年,新增装...
2024-12-08 84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相比于 2023 年报告,本报告将各个国家的目标类型做进一步细化,在“碳 中和”、“净零排放”和“气候中性”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类型(本报告下 述...
2024-11-20 105 节能环保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