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高端影像国产替代(59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22年08月26日 06:48 管理员

根据目的不同,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诊断影像设备及治疗影像设备;诊断影像设备根据信号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磁共振成像(MR)设备、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设备、X 射线成像(XR)设备、分子影像(MI)设备、超声(US)设备等;治疗影像设备大致可分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及定向放射设备(骨科 C 臂)等。 约75-85%的治疗信息来源于医学图形和图像,医学影像规模占到国内医疗器械的首位,高达16%,供应链复杂,部分核心部件需依赖进 口,技术壁垒位列医疗器械之最,导致大多数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率低。技术进步驱动影像设备从胶片时代走到数字时代再到进入分子影像时代:从超声技术、放射性核素显像进入CT、MR阶段,数字化成像大 幅提升成像清晰度及分辨率,并持续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到当前最高端医学影像设备PET/CT、PET/MR。 DR、CT、MRI、PET、超声等各类影像设备原理各异,基于X射线、静磁场、射频核磁、放射性同位素、超声等不同原理,应用于不同的 人体部位的病灶诊断,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如检测快、成本低、分辨率高、图像重建、灵敏度高或安全性高)及劣势,互为补充。技术结构看,国产医学影像逐步攻克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细分品类处于不同的发展周期。

发展较早的DR、超声、永磁MRI、64排及 以下CT依托国内相对成熟的平板探测器、永磁、中低端超声探头等技术逐步发展到成熟期。2)新技术、大多数影像设备的中高端品类处 于成长期,其中PET技术尚处于成长早期,总体国产渗透率加快,国产企业品牌力凸显,发展速度快,成长潜力大,国内低成本供应链优 势也进一步推动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医学设备配置率的提升。大影像设备单价高,对财政资金及医 院运营来说都是较大的开支,且对安 装检查场地要求高,我国的大设备保 有量相比发达国家依然还存在显著的 差距,发展较早的CT每百万人保有量 仅有美国的1/3左右,MR仅有美国的 1/5;技术发展相对较晚的PET/CT, 国内的人均保有量与美国等国家差距 接近10倍。  随着国内医疗基建、老龄化加深及人 均医疗消费的快速增长,叠加分级诊 疗等医改政策的大力推动,未满足的 临床诊断需求将持续推动国内医学影 像设备的增长潜力,保有率提升是行 业增长的最长β逻辑。

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高端影像国产替代(59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医学影像行业报告:高端影像国产替代(59页)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