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癌症患者分子数据库。通过CLIA认证的实验室每年处理超10万例测序数据,结合770万美国癌症患者数据,构建多模态医 疗数据库,为自研...
2025-03-30 3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微球药物载体的优势。作为新型药物载体之一,微球具有多种优势。①稳定药性:通过 微球载体,药物可在胃部保持活性,表现更稳定。②靶向性:微球药物载体能够提高生 物利用度,将药物浓度集中于靶器官和靶组织。③缓控释:微球制剂可控制药物释放速 度,延长血药浓度保持稳定的时间。④降低刺激性:微球制剂可降低药物刺激性,同时 具有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和口味的作用。我国为慢性疾病大国。中国社会老龄化逐步加深,恶性肿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高 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群体壮大我国慢性病患者群体庞大,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约 4.2 亿, 血脂异常患者数量约 2 亿,糖尿病患者数量约 1.21 亿,位居全球之首。 我国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的死亡率呈现增长趋势。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 鉴,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长年维持高位,从 2005 年的 1.25‰上升至 2020 年的 1.61‰; 心脏病死亡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 2005 年的 0.98‰跃升至 2020 年的 1.56‰,成为死 亡率排第二的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亦逐步提高,从 2005 年的 1.11‰提升至 2020 年 的 1.35‰。此外,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病死率也出现明显的 上升。我国恶性肿瘤患者群体庞大,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 Frost & Sullivan 和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2020 年,我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从 410 万人增加至 490 万人, 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520 万人,占全球新发患者人数的 26.9%。根据 NCCR 和中商产业研 究院,2016-2020 年,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从 406 万人上升至 457 万人,预计在 2022 年将继续增加至 479 万人。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 和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 2020 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 1,250 亿元提升至 1,975亿元,期间 CAGR为 12.12%。 恶性肿瘤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种类,但随着肿瘤治疗技术进步,患者生存期延长, 同时免疫抑制患者人数上升,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需求逐渐提高,推动抗肿瘤药 物市场规模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2022 年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2,845 亿元。微球制备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微球行业进步。常用的微球制备方法包括乳化挥发法、相 分离法、雾喷干燥法、盐析固化法等等。但早期的微球工艺存在物料损失、对微球粒径 控制较差、生产效率不高、包封率较低或者重现性较低等缺点。在药物分子传递学、系 统工程学、细胞药物化学等学科发展推动下,微球制剂的技术路线也在持续革新,产品 质量持续提升。目前,较新颖的微球制备技术包括复合微球、超临界流体法、膜乳化技 术等;在制备效率、包封率、批次间重复性、稳定性等方面更优,解决热敏性药物和挥 发性药物等微球制备的困难。微球制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优化与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 微球制剂需求增长,带动整体微球市场规模的提升。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癌症患者分子数据库。通过CLIA认证的实验室每年处理超10万例测序数据,结合770万美国癌症患者数据,构建多模态医 疗数据库,为自研...
2025-03-30 3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整体观和个体化、动态化的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 一性的认识,涉及中医生理、病理、诊...
2025-03-28 35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5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症患者人数均为全球第一。我国属于癌症高发大国,据 IARC 统计, 2022 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 24.2%,死亡人数占全球...
2025-03-25 4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机体受 一种或多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反应过程引 起有害的过度反应,属于免疫性疾病的范畴。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
2025-03-18 5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透析治疗率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威高血净招股书数据,2023年我国ESRD患病人数约为414万人。根据CNRDS数据, 2023年我国血...
2025-03-18 36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