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能力持续升级、应用成本不断下降,驱动医疗机构加 速融合 AI 技术。根据 DataBridge 的测算,预计至 2031 年全...
2025-04-19 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美瞳又称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可改变瞳孔颜色、放大瞳孔尺寸的镜片, 有助于提升佩戴者外观颜值,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与软性角膜接触镜 (隐形眼镜)一样,美瞳隶属于眼科器械类眼科矫治和防护器具一级产品 大类,于 2012 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了第三类医疗器械监管 范畴。 2004 年强生在国内市场推出第一片美瞳,2007 年-2008 年美瞳在国内流 行开来,2011 年前美瞳市场尚未规范,2012 年发布美瞳行业新规,所有 线下销售渠道必须有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才可以销售美瞳产品,行业 进入正规化运营阶段;2012 年较多美瞳通过微商进行销售,美瞳逐渐从医 疗器械向时尚美妆产品转换;2015 年,天猫超市对隐形眼镜行业开放,美 瞳产品打开了线上销售的限制,进一步推动了美瞳需求释放。中国美瞳市场规模持续上升,美瞳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美瞳作为美 妆的重要分支之一,深受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喜爱,行业发展潜力较大。自 从 2015 年阿里健康拿到互联网药品发布许可,美瞳产品打开线上销售渠 道,美瞳行业正式进入了快速成长区间。在 2016 年至 2021 年间,美瞳行 业市场规模从 42 亿元增长至 282 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 46%。预期 2022 年受疫情影响,物流停滞影响发货、线下渠道销售停摆,行业规模将 下滑至 200 亿元。
然而,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放松以及消费者观念转变, 美瞳行业消费主力群体将不断扩容,行业向上发展的大趋势不变,预计到 2025 年,美瞳市场规模整体可以达到 470 亿元。销售渠道质量要求趋严,维护行业有序发展。以天猫医药馆为例,在 2012 年取得隐形眼镜信息展示平台资格时,必须满足监管机构在经营范围、经 营方式以及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多项基本要求。 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保障消费者权益。隐形眼镜、彩色平光隐形眼镜 (美瞳)分别在 2003 年及 2012 年被纳入三类医疗器械的监管范围。上游 生产厂家和下游零售商均需要获取相对应的注册证或销售资格才能开始经 营,随着监管对产品质量要求的逐渐提升,美瞳产品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 了保证。 消费渠道逐步打通,以器械标识追根溯源。2014 年,食药监管局公布《互 联网药品发布许可》表明:总体上,除了 B2C 第三方平台需要进行审批, 其他实行备案制。因此,该政策帮助美瞳产品打通线上销售限制,丰富了 美瞳企业的销售渠道。该政策再结合《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划》,可以 保证放宽线上渠道的同时要求产品可溯源,减少产品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国内美瞳市场渗透率较低,提升空间大。国内近视率居高不下,但由于近 视人群中选择佩戴隐形眼镜的人数较少,仅占近视人群的 8.00%,美瞳渗 透率占近视人口比例仅为 4.52%。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美瞳渗透率占 近视人口比例分别为 20.17%、22.93%和 19.70%。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能力持续升级、应用成本不断下降,驱动医疗机构加 速融合 AI 技术。根据 DataBridge 的测算,预计至 2031 年全...
2025-04-19 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复盘目前增长:2024 自然年第一三共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在全球销售额合约 38 亿美 元,同比增长约 50%,德曲妥珠单抗强劲增长得益于...
2025-04-18 23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2025年,国民对健康的定义 除了身心健康、状态积极、作息规律之外...
2025-04-17 2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根据药渡数据库统计,在 2024 年中,总计 19 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大陆、 香港和美国纳斯达克完成 IPO。其中 A 股上市 6 家(科创板上...
2025-04-17 2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与国内经济结构深刻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外部环境。高 管作为企业战略实施与日常运营的核心驱动力,其团队的稳定与...
2025-04-17 2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2021 年,中美关节置换手术量差距仍然巨大,2021 年中国全髋关节置换 术共约 77 万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共约 52 万例,而美国 2021 年全...
2025-04-16 25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