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愈加深刻和直接。2024 年, 北美地区经历了创纪录的寒潮暴雪,对能源供给和基础 设施造成重大冲击 2 ;欧洲南部普遍干旱少雨...
2025-01-17 40 经济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包括广东省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共 九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总面积 约56,098平方公里,人口超过8,630万1。 截至2022年底,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超人民 币13万亿元(19,430亿美元)2,已经超越韩国,跻身 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十。2023年一季度,大湾区经济 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GDP超人民币3万亿元 (4,385亿美元)3。新动能快速成长,其中,广东先进 制造业投资增长30.5%,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节能型家电增速分别达21.8%、9.5%、7.5%4。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迎来 “加速期” 2023年,广东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年度计划 投资人民币1,491亿元,安排铁路项目35个,综合交 通枢纽项目8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8个。在其他大湾 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2023年度计划投资额为人 民币4,900亿元,主要项目围绕综合交通、水利、能源 等基础设施类建设5。基建正加速成为大湾区和广东经 济发展的“助燃剂”。
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协同 至关重要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以来,广东协同 港澳,依托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促进粤港澳三 地合作,不断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对 接,从要素、平台、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快推动粤港澳 科技交流合作。在《2023全球独角兽榜》上,大湾区 共有63家独角兽登榜6,涵盖消费电子、机器人、新能 源汽车等领域。从城市来看,深圳排名第六,广州排名 第八,均排进全球独角兽企业总部数量前十。 目前,大湾区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 性强。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已初步 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产业协同将进一步增强大湾 区经济发展动能,促进各产业链的衔接和战略型产 业的培育,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带来合力, 尤其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 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有望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重磅政策相继落地,推动大湾区全面 开放新格局 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推动大湾区建设,稳步构 建“1+N”规划政策体系,全面覆盖基础设施、科技 创新、教育合作、财政、商务、金融等主要领域。 大湾区合作发展平台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形成由 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个重大合作平台,大广 海湾经济区、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东莞滨海湾 新区等六大特色平台以及其他相关合作平台构成 的“4+6+N”多层级、多样化平台体系。
标签: 经济报告
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愈加深刻和直接。2024 年, 北美地区经历了创纪录的寒潮暴雪,对能源供给和基础 设施造成重大冲击 2 ;欧洲南部普遍干旱少雨...
2025-01-17 40 经济报告
《指引》和《准则》的发布明确了企业的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治 理维度下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指引》和《准则》 的发布也进一步促进...
2025-01-16 98 经济报告
铜:中国2023年预计矿山铜产量170万吨,约占全球7.73%;冶炼产量1200万吨,约占全球44.44%;储量4100万 吨,约占全球4.1%; 铝...
2025-01-07 71 经济报告
2023 年,围绕打造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圆满完成全市 税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任务,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聚焦...
2024-12-30 52 经济报告
建筑、采矿和公用设施设备为核心,贡献超 90%的收入与营业利润。收入端:24H1 建筑、 采矿和公用设施设备、工业机械及其他业务、零售金融收入占比分别...
2024-12-23 58 经济报告
雄安新区毗邻京津冀,承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 雄安新区已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园,并计划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在年底新增400P 智能算力...
2024-12-20 80 经济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