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根据炎症反应的发生部位不同,2 型免疫通路异常能够诱发不一样的过敏性疾病, 比如皮肤类(特应性皮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等)、呼吸道类(慢性鼻窦炎、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消化道类(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心血管类(嗜酸性肉芽肿 性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患者人群基数较大,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预估 2023 年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 4 类疾病患者基数最大, 全 球 患 者 人 数 分 别 约 16.52/7.90/6.89/2.53 亿 人 , 中 国 患 者 人 数 分 别 约 2.88/0.69/0.72/1.07 亿人。针对这些适应症领域布局的药品预计拥有更大的成长潜力。治疗过敏类疾病的传统药物种类较多,靶向药物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治 疗过敏类疾病的经典方案是抗组胺类药物,目前已发展至第 3 代左旋西替利嗪,疗 效与安全性均有较大改善。其余传统药物包括肥大细胞膜稳定药、糖皮质激素与钙 通道阻断剂等,主要通过抑制下游的肥大细胞的活性起到抗炎的效果,不同种类的 药物起效速度差异较大,但一般无法根治疾病,且不良反应较多。生物靶向药物主 要通过结合2 型免疫通路中特定调节因子等靶点,降低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性; 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 JAK 抑制剂与 TYK2 抑制剂,通过阻断 JAK/STAT 通路发挥免 疫调节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抗过敏类药物,靶向药物对重症或者耐药患者具有更好 的疗效,且药物本身更加安全,逐步成为了抗过敏类药物发展的主流趋势。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症患者人数均为全球第一。我国属于癌症高发大国,据 IARC 统计, 2022 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 24.2%,死亡人数占全球...
2025-03-25 4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机体受 一种或多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反应过程引 起有害的过度反应,属于免疫性疾病的范畴。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
2025-03-18 4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透析治疗率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威高血净招股书数据,2023年我国ESRD患病人数约为414万人。根据CNRDS数据, 2023年我国血...
2025-03-18 3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分品种来看批签发数据,人血白蛋白:2024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5423批(+14% ,其中国产人白获批1708批(+9% ,占比为31%,进口人白获...
2025-03-14 3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产品主要包括:1)器官支持类;2)监护类;3)急救类;4)其他。其中器官支持类主要有呼吸机、麻醉机、血液/腹膜透析设备、 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
2025-03-11 4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