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的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最初旨在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新型辅助技 术。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虚拟现...
2025-01-16 98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根据炎症反应的发生部位不同,2 型免疫通路异常能够诱发不一样的过敏性疾病, 比如皮肤类(特应性皮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等)、呼吸道类(慢性鼻窦炎、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消化道类(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心血管类(嗜酸性肉芽肿 性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患者人群基数较大,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预估 2023 年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 4 类疾病患者基数最大, 全 球 患 者 人 数 分 别 约 16.52/7.90/6.89/2.53 亿 人 , 中 国 患 者 人 数 分 别 约 2.88/0.69/0.72/1.07 亿人。针对这些适应症领域布局的药品预计拥有更大的成长潜力。治疗过敏类疾病的传统药物种类较多,靶向药物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治 疗过敏类疾病的经典方案是抗组胺类药物,目前已发展至第 3 代左旋西替利嗪,疗 效与安全性均有较大改善。其余传统药物包括肥大细胞膜稳定药、糖皮质激素与钙 通道阻断剂等,主要通过抑制下游的肥大细胞的活性起到抗炎的效果,不同种类的 药物起效速度差异较大,但一般无法根治疾病,且不良反应较多。生物靶向药物主 要通过结合2 型免疫通路中特定调节因子等靶点,降低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性; 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 JAK 抑制剂与 TYK2 抑制剂,通过阻断 JAK/STAT 通路发挥免 疫调节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抗过敏类药物,靶向药物对重症或者耐药患者具有更好 的疗效,且药物本身更加安全,逐步成为了抗过敏类药物发展的主流趋势。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脑机接口的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最初旨在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新型辅助技 术。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虚拟现...
2025-01-16 98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药NDA流程主要为:药审中心承办-进入新报任务(平均240天,包含统计/药理毒理/临床/药学/合规等任务 -1至2个月-进入补充资料任务 (平均60...
2025-01-13 75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目前,医用同位素的生产主要靠研究堆、回旋加速器生产制备。截止 2023 年底,全球可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的研究堆堆不到 80 座,制备放射性药物的 回旋...
2025-01-09 6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锥形束 CT(CBCT)目前主要应用于口腔诊疗领域,国产化率已经 达到较高水平。从应用场景来看,锥形束 CT 设备在口腔诊疗领域的 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2025-01-07 6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全球 CKD 患者基数庞大,我国成人患病率约 10.8%。根据艾昆玮援引华盛顿大学卫生 计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数据,2019 年全球约 7 亿...
2025-01-06 5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