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目前增长:2024 自然年第一三共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在全球销售额合约 38 亿美 元,同比增长约 50%,德曲妥珠单抗强劲增长得益于...
2025-04-18 1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对标美国消费和认知水平,中国消费基因检测服务将首先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中爆发。2019年,中国消费基因 累计用户规模将达到220.7万。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渗透率约1.1%,占比95%。基于我国民众对基因检测维度的诉求 分布相对平均,如健康风险、遗传疾病、营养代谢、体型管理、皮肤管理等维度,尚未出现类似美国“祖源分析”的爆款 产品,因此艾瑞认为未来市场将呈现悲观或乐观两个方向。若2020年,消费基因企业发现关键维度,广泛引起消费者兴 趣,便可在资本的助力下全面铺开市场。对标美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渗透率为8.0%,用户规模占全国比例约为80%;同 时,艾瑞认为未来两年,在价格下降及用户认知的影响下,基因检测服务将在消费者间快速传播,因此用户规模持续上 升。据网络资料显示,中国涉及消费基因检测业务的企业数量约130家左右,成立时间从1995到2019年均有。艾瑞以2014年 为消费基因检测市场元年,此后成立的企业共85家,主要位于北京、上海、广东。然而,其中被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多集中 在微基因、23魔方、安我基因、各色基因、水母基因等几家公司,大多企业不被所知。其中,微基因、23魔方、安我基因 三家用户规模较大,抢占了市场多数用户。艾瑞认为,在行业发展初期,企业间的用户规模并没有拉开差距,其竞争格局 极易改变。未来,首先达到单年百万用户规模将是消费基因数据库价值阶段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消费基因产业链中,上游试剂、仪器、软件分析提供基因检测实验室的关键能力,外围技术提升效率与价值。中游由实验 室代工和品牌商构成;部分品牌商可通过实验室代工完成市场探索阶段,而头部企业多自建实验室。下游由线上和线下构 成,主要为企业提供获客渠道。从产业链价值来看,1)上游试剂/仪器的供应商来自海外,仪器价格长年稳定且货源充 足,单个数据价格受中游规模及位点数量影响逐年下降。其他设备与技术多来自国内企业,成本占比相对较少,然而随着 数据库规模扩大与价值探索,外围技术的供给越来越重要。2)下游销售渠道,主要有综合电商平台(京东健康、阿里健 康等)、官网、线下实体店、保险公司以及体检机构。此外,与海外消费基因产业链相比,我国在下游线上基因垂直评价 平台、第三方数据解读以及B端合作应用三个环节存在缺失。目前,行业并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现阶段多数企业通过优惠价格、返卡、低价试用等方式获取用户,在数据积 累基础上,探索以基因数据为核心的衍生商业模式。基因检测产品多以人群或检测维度为导向,如针对儿童、女性、男性 等人群的检测,包括祖源分析、运动基因、营养代谢等10余种。基于该类维度的数据,需要与相应科研机构、药企、健康 管理等机构企业深度结合,共同探索未来发展道路。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复盘目前增长:2024 自然年第一三共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在全球销售额合约 38 亿美 元,同比增长约 50%,德曲妥珠单抗强劲增长得益于...
2025-04-18 1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2025年,国民对健康的定义 除了身心健康、状态积极、作息规律之外...
2025-04-17 23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根据药渡数据库统计,在 2024 年中,总计 19 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大陆、 香港和美国纳斯达克完成 IPO。其中 A 股上市 6 家(科创板上...
2025-04-17 2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与国内经济结构深刻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外部环境。高 管作为企业战略实施与日常运营的核心驱动力,其团队的稳定与...
2025-04-17 15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2021 年,中美关节置换手术量差距仍然巨大,2021 年中国全髋关节置换 术共约 77 万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共约 52 万例,而美国 2021 年全...
2025-04-16 23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MG 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诱发的自免类疾病,生物制剂打开治疗新格局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N...
2025-04-16 1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