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达到 473GW,同比增长 13.9%,可 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 3.87TW。太阳能和风能继续主...
2025-01-13 8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2019年1月9日,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正式出台。这项政策具备深远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中 国光伏产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行业发展的推动力上,政策 波动的影响在趋弱,而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加强。 光伏电池片领域将成为平价上网时代下降本增效的主阵地。硅料和硅片端的工艺和设备均 已较为成熟,竞争格局较难动摇。组件环节主要以自动化技术为主,技术难度和门槛相对较低。 PERC:光伏行业的第四次技术革命。2016年SNEC展上,梅耶博格推出了PERC的板式二 合一PECVD,能够在传统的铝背场电池背面镀氧化铝和氮化硅薄膜,从而推动了PERC技术的 产业化浪潮。2016-2019年,PERC扩产产能分别为9、20、30、45GW,逐年增加。 异质结是光伏行业的第五次技术革命。后PERC时代: 一是在PERC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工 艺改进,我们称之为“PERC+”技术;二是对PERC工艺进行了颠覆的异质结电池,这类技术 的优势是光电转换效率高,代表行业下一代技术的发展方向。 光伏技术革命孕育的是颠覆性机会。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重要构成,本质上仍是景 气度持续向上的新兴行业,行业龙头具备一定先发优势,但是在新技术的冲击下,龙头的竞争 格局依然会被颠覆。 异质结:应运平价而生,新的龙头或将诞生。异质结技术契合平价上网进程,降本增效力 度不弱于前四次技术革命,有望带动行业新增装机增量爆发。同时具备颠覆性技术革命属性, 将吸引新的产业资本关注。
异质结电池起源:异质结电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于1990年成功开发,其注册的商标为HIT。根据其他家 企业的注册商标情况,又包括HJT、HDT、SHJ等。异质结电池同样是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只是P-N结是由非 晶硅(a-Si)和晶体硅(c-Si)材料形成的异质结(背面的高低结亦然)。 异质结电池优势:①结构对称,易于实现薄片化。②低温工艺,能耗低。③开路电压高,转换效率 高。。④温度系数低。光照升温下功率输出优于常规电池。⑤无LID(光衰)和PID(电位诱发衰减,常规电 池组件的玻璃中的钠离子迁移到电池片表面并聚集进入电池内部,破坏P-N结)效应。 目前已投产的HJT仍以百兆瓦级别为主,前期设备主要以进口为主,单GW投资在15-18亿(2016-18 年),由于工艺简单,良率基本上能做到98%以上。转换效率根据各家采取的组件工艺有所不同,一般在 23%(5BB,5主栅)、23.5%(MBB,多主栅;或0BB,无主栅,如SWCT)。
根据东方日升公告,纯进口异质结设备投资为10亿/GW。影响设备投资额的因素为三个:一是设备配置, 如TCO制备选择RPD还是PVD;二是采取进口还是国产方案;三是设备提产能,目前产线仍以100MW/条线 为主,单线产能提升后将进一步降低单GW设备投资额。 随着国产设备厂商陆续突破以及设备产能提升,预计2020年异质结设备单GW投资额有望降至5亿/GW。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2023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达到 473GW,同比增长 13.9%,可 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 3.87TW。太阳能和风能继续主...
2025-01-13 8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液态锂电池过热容易失控,产生各类安全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过度充电、撞击、短 路、泡水等因素会导致电池热失控,导致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当液态电池温度上...
2025-01-13 104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辐照加工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辐照灭菌、检验检疫以及物质改性。根据辐照所产生的的加速电压的不同,辐照加工的主应用种 类较多,包括辐照化工、辐照灭菌、环境保...
2024-12-31 68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超高表面反射率的极细三角导电丝可使得电池表面的等效遮光面积降低到1%以下,SMBB约为3%、 0BB约为2.5%,我们预计叠栅+TOPCon的组件功率...
2024-12-26 89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国内24年开始加大支持力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国内液态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于海外,海外加码全固 态电池希望弯道超车,频繁宣传后续量产计划,引发国内...
2024-12-25 112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根据 GWEC,预计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从 2023 年的 116.6GW 增长到 2028 年的 182GW,CAGR 为 9.31%。其中,陆风新增装...
2024-12-25 6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