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5G、物联网等趋势的引领下,集成电路行业蓬勃发展,晶圆代工市场也随之持续增长。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1-2028年, 全球晶...
2025-01-19 2 电子行业报告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光刻工艺的关键化学品,主要利用光化学反应将所需要 的微细图形从掩模版转移到待加工基片上,被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产业的微细图形线路 的加工制作,下游主要用于集成电路、面板和分立器件的微细加工,同时在 LED、光 伏、磁头及精密传感器等制作过程中也有广泛应用,是微细加工技术的关键性材料。光 刻胶的主要成分为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及添加助剂四类。其中,树脂约占 50%,单 体约占 35%。光刻胶自 1959 年被发明以来就成为半导体工业最核心的工艺材料之一。随后光刻 胶被改进运用到印制电路板的制造工艺,成为 PCB 生产的重要材料。二十世纪 90 年 代,光刻胶又被运用到平板显示的加工制作,对平板显示面板的大尺寸化、高精细化、 彩色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微电子制造业精细加工从微米级、亚微米级、深亚微 米级进入到纳米级水平的过程中,光刻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光刻技术经历了紫外全谱(300~450nm)、G 线(436nm)、I 线 (365nm)、深紫外(DUV,包括 248nm 和 193nm)和极紫外(EUV)六个阶段。
相 对应于各曝光波长的光刻胶也应运而生,光刻胶中的关键配方成份,如成膜树脂、光引 发剂、添加剂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光刻胶的综合性能更好地满足工艺要求。目前因为较 为广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光刻胶: g 线光刻胶对应曝光波长为 436nm 的 g 线,制作 0.5 µm 以上的集成电路。 i 线光刻胶对应曝光波长为 365nm 的 i 线,制作 0.5-0.35 µ m 的集成电路。g 线和 i 线光刻胶是目前市场上使用量最大的光刻胶,都以正胶为主,主要原料 为酚醛树脂和重氮萘醌化合物。 KrF 光刻胶对应曝光波长为 248nm 的 KrF 激光光源,制作 0.25-0.15µ m 的 集成电路,正胶和负胶都有,主要原料为聚对羟基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和光致产 酸剂。KrF 光刻胶市场今后将逐渐扩大。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光刻胶主要用于半导体图形化工艺。图形化工艺是半导体制造 过程中的核心工艺。图形化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设计的图像从掩模版转移到晶圆表面合适 的位置。一般来讲图形化主要包括光刻和刻蚀两大步骤,分别实现了从掩模版到光刻胶 以及从光刻胶到晶圆表面层的两步图形转移,流程一般分为十步:1.表面准备,2.涂胶, 3.软烘焙,4.对准和曝光,5.显影,6.硬烘焙,7.显影检查,8.刻蚀,9.去除光刻胶,10. 最终检查。 具体来说,在光刻前首先对于晶圆表面进行清洗,主要采用相关的湿化学品,包括 丙酮、甲醇、异丙醇、氨水、双氧水、氢氟酸、氯化氢等。晶圆清洗以后用旋涂法在表 面涂覆一层光刻胶并烘干以后传送到光刻机里。在掩模版与晶圆进行精准对准以后,光 线透过掩模版把掩模版上的图形投影在光刻胶上实现曝光,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掩模版、 光刻胶、光刻胶配套以及相应的气体和湿化学品。对曝光以后的光刻胶进行显影以及再 次烘焙并检查以后,实现了将图形从掩模版到光刻胶的第一次图形转移。在光刻胶的保 护下,对于晶圆进行刻蚀以后剥离光刻胶然后进行检查,实现了将图形从光刻胶到晶圆 的第二次图形转移。目前主流的刻蚀办法是等离子体干法刻蚀,主要用到含氟和含氯气 体。
相关文章
在AI、5G、物联网等趋势的引领下,集成电路行业蓬勃发展,晶圆代工市场也随之持续增长。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1-2028年, 全球晶...
2025-01-19 2 电子行业报告
厨房小家电市场成熟,根据奥维推总数据,16-19年厨房小家电整体市场零售额维持个位数增速, 除22年在爆品空气炸锅+抖音渠道放量的带动下增速为正外,2...
2025-01-16 95 电子行业报告
2024 年,在“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利好政策推动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并购交 易逐渐活跃起来。我们期待半导体行业将迎来一系列高质量的整合,进而...
2025-01-15 143 电子行业报告
中国化工布局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农用化学品、石油加工及炼化产 品、橡胶轮胎、化工装备和科研设计 6 个业务板块。 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
2025-01-14 140 化工行业报告
2024 年制冷剂各主要品种行情节奏有所差异,整体呈“普涨→分化→普涨”态 势,内贸 R32 表现超预期,Q4 趋势一致向上: (1)R32:作为年初...
2025-01-14 125 化工行业报告
小米空冰洗业务规模保持高增速,驱动 IoT 部门增长。销量上,小米空调在 2021-2024年H1增速保持在4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空调销量规模...
2025-01-11 41 电子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