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的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最初旨在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新型辅助技 术。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虚拟现...
2025-01-16 10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当前,随着互联网医院监管政策逐步明晰,历经六年产业推进后,互联网 医疗市场的头部参与者也基本出清,聚焦在互联网巨头( 百度、阿里巴巴、 腾讯、小米等) 、险资( 平安、泰康等) 、第三方创业者( 移动 App 如春雨 医生、丁香园、微医等) 以及部分医药企业。 互联网医疗企业数量逐渐规模化,形成生态矩阵。头部参与者的业务模式 也已从单一切入点逐步深化,实现了产业链关键点的卡位突破。以移动问 诊、移动挂号、互联网医院、医生服务以及医药电商为主的五个产业板块 基本形成,在商业保险与国家医保等支付端逐步介入的同时,互联网医疗 行业也开启了探索具有服务付费价值与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商业模式和产品。
目前互联网医疗目前尚未出现一个经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头部企业也依 然处在可持续性盈利困境中,但各平台依然努力对分支主线和医疗资源进 行整合,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壁垒。 2020 年伊始,互联网医疗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用突出,线上咨询 问诊有效缓解了线下医疗资源紧张,同时引导患者的就医,能够分时段就 诊,尽量减少患者在院内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用户教育 得到突破,线上医疗使用行为快速普及,为后续客户留存粘性奠定基础, 成为后疫情时代医疗投资趋势演变主题之一。 同时,在医保支付端政策的加速落地也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行业有望迎来投资逻辑重构拐点。 借此,我们选取微医集团、平安好医生、丁香园三个发展路径不同的行业 代表性头部企业,对其经营模式、细分赛道、发展战略及竞争壁垒进行探 讨分析,试图拆解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成长路径与商业模式发展共性。主要 结论呈现于下图(图表 9)。 我们认为,线上诊疗相关服务一直是各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专注重点,而业 务量的拓面则多受制于流量粘性、政策壁垒、支付端瓶颈。为打通支付端 瓶颈,商业保险融合办医是主要的支付端多元化形式。聚集患者流量以及 流量粘性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药店等线下资源联通连接是主要渠道载体。 同时,商业模式往上游信息化解决方案延伸也成为趋势,一方面增加变现 渠道,另一方面也为潜在政策窗口期机遇打下基础。
微医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后简称“微医集团”)创建于 2010 年,预约 挂号起步,电子病历等就医流程优化服务做起,经过十年的数据积累和场 景连接,微医深度连接了医院、医生、患者和医药险产业等多类医疗服务 供需场景,提供包含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云药房、医疗 AI 辅助诊断等在内的数十种云化解决方案,织就了国际规模的医疗云,成 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科技平台。 目前,微医集团已完成多轮融资,引入资方包括红杉资本、晨兴资本、复 星、高盛、高瓴资本、腾讯等知名机构。2018 年 5 月,微医公布了 PreIPO 轮融资,融资金额 5 亿美元,由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创建集团 战略领投,融资完成后,微医的估值达 55.56 亿美元。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脑机接口的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疗健康领域,最初旨在为运动障碍患者提供新型辅助技 术。随着 BCI 技术的进步,脑机接口逐渐扩散至心理健康、智能家居、虚拟现...
2025-01-16 10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中药NDA流程主要为:药审中心承办-进入新报任务(平均240天,包含统计/药理毒理/临床/药学/合规等任务 -1至2个月-进入补充资料任务 (平均60...
2025-01-13 7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目前,医用同位素的生产主要靠研究堆、回旋加速器生产制备。截止 2023 年底,全球可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的研究堆堆不到 80 座,制备放射性药物的 回旋...
2025-01-09 6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锥形束 CT(CBCT)目前主要应用于口腔诊疗领域,国产化率已经 达到较高水平。从应用场景来看,锥形束 CT 设备在口腔诊疗领域的 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2025-01-07 7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全球 CKD 患者基数庞大,我国成人患病率约 10.8%。根据艾昆玮援引华盛顿大学卫生 计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数据,2019 年全球约 7 亿...
2025-01-06 5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