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全球范围内,以跨国巨头为代表的药企集体当前或正面临新的发展瓶颈,这直接体 现为头部药企营收总和同比增速长期放缓、巨头药企 R&D 投入回报率持续走低, 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巨头药企重磅炸弹药物面临专利悬崖、新技术&新开发思路引 入速度放缓、众多标杆药企采用相对同质化的传统研发方法在相对有限的热门领域 /热门靶点研发扎堆越发严重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事实上,随新药研发需要的平均投入越来越高、巨头药企作为重要现金来源的重磅 炸弹药物专利陆续到期、新的重磅炸弹开发难度又大(众多的新药中只有少数药物 能成为重磅炸弹),如不能有效引入新的革命性重磅技术(例如,降低单药研发成 本的机器学习,或是竞争格局依然良好的全新方向的新药开发技术),或通过进一 步兼并做大规模、削弱竞争、进一步放大体量优势,假定政府/个人医药支出总和不 能显著增长,必然结果就是巨头药企营收达到一定规模后,营收增长将出现长期停 滞,遭遇天花板。
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引入新技术就成了行业破局和拓展新的高回报细分领域的关键。 此时,手握有潜力开拓一个全新领域、具备革命性潜力技术的 Biotech 企业就有可 能成为下一个基因泰克,让手握新技术的 Biotech 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事实上, 全球 Top 15 制药巨头总销售额占全球药品销售额的比例近年来持续下降,显示巨 头药企对行业的掌控力正在减弱,全球制药业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这在生命科技 加速发展、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时代并不意外(我们在上一篇创新药深度中已探讨过, 巨头药企研发通常极为保守,以至于能为领域带来真正创新的,往往是创业的 Biotech 企业)。
优秀 Biotech 的核心是重磅稀缺技术(而非某种缺乏自身技术根基的管线),而某 项技术能成为重磅稀缺技术,至少同时满足方向正确(在正确的技术方向上,技术 代次不至于过于落后)、壁垒深厚(或有专利墙,或有技术黑箱导致不是谁都能做) 两方面的必要条件。此外,最头部 VCPE 和产业资本的认可、大型药企的认可(大 型药企从小型 Biotech 获取技术/管线的授权)亦为寻找优秀 Biotech 时至关重要的 印证因素。 但因我国制药界相比海外制药巨头仍有显著差距,特别在如全人源转基因小鼠抗体 平台、双抗平台/工具包、ADC 平台/工具包、纳米抗体平台/工具包等方向的核心技 术差距更是明显。从技术自立的角度出发,即便是模仿,只要能带来关键的硬核心 技术的真正突破,这种跟随式的创新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过,显然专利到期后众多企业能一拥而上的 Biosimilar,或是沿用国外老技术、 众多企业能一拥而上地开发的某些单抗(PD1 单抗)本质是仿,某种创新如大家能 一拥而上并短时间能让领域成为红海竞争,这种所谓创新中真创新的比重能有多大 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超1500亿元,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基因测序 最初应用于科研和医学诊断,但最终的商业形态...
2025-03-26 2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症患者人数均为全球第一。我国属于癌症高发大国,据 IARC 统计, 2022 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占全球 24.2%,死亡人数占全球...
2025-03-25 40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机体受 一种或多种抗原物质刺激后,产生反应过程引 起有害的过度反应,属于免疫性疾病的范畴。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
2025-03-18 4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我国透析治疗率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威高血净招股书数据,2023年我国ESRD患病人数约为414万人。根据CNRDS数据, 2023年我国血...
2025-03-18 3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分品种来看批签发数据,人血白蛋白:2024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5423批(+14% ,其中国产人白获批1708批(+9% ,占比为31%,进口人白获...
2025-03-14 31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产品主要包括:1)器官支持类;2)监护类;3)急救类;4)其他。其中器官支持类主要有呼吸机、麻醉机、血液/腹膜透析设备、 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
2025-03-11 4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