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银行业报告:美国的金融改革历史经验、银行混业经营、普惠金融(33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20年10月30日 07:17 管理员

我国银行业资产增速有逆周期调节作用和特殊时期存在,但是增速中枢仍与经济增速方向一致。因此随着未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银行资产增速 将略低于目前水平,过去规模拉动高速增长的时代已过去。历史上来看,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信贷会被作为逆周期调节的工具使用,两 次大规模的逆周期调节发生在2009年和2015年;2013-2016年是银行同业业务大发展、资金空转的特殊时期,因此资产增速跟经济增速有较长 时间的背离;但是整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业的资产增速中枢仍与经济增速方向基本一致。展望未来,我国GDP增速重回两位数概率较小,因此银 行的资产增速未来大概率会略低于目前水平。1940年至2000年的六十年间,美国银行业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接连经历了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三大变革,期间其整体创 收能力仍持续上升。1933年之后,美国进入了金融危机后的秩序重塑阶段,监管收紧,开始了利率管制和分业经营;直到1960年代经济 复苏后,缓慢开始了金融自由化历程。在从金融抑制到自由化的几十年中,美国银行业的创收能力保持稳中有升:1992年之前,息差和非 息收入皆平稳上升;1992年-2001年,非息收入快速提升,弥补息差下降对营收的拖累,使营收/平均生息资产的比率保持稳定。

金融脱媒的概念始于1960年代,由于存款利率管制+市场利率上行,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占比快速下降,出现了负债端脱媒。经过经济大萧条之 后,为了降低存款价格竞争,保护银行利润,鼓励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美国于1934年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其中的“Q条 例” 禁止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授权美联储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设定利率上线。1960年代初,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年化平均联邦基 金利率波动上升,从50年代的2%左右上行至5%以上;1970年代后,美国陷入较长时间的通货膨胀,联邦基金利率继续波动上行,1981年达到 历史高点16%。商业银行低利率的存款与货币市场资金的竞争日趋激烈,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从1960年的97%下降了12pc至1980年的85%。负债端的脱媒对吸储造成一定压力,进而对利率市场化推进形成“倒逼”作用。银行的资产投放和吸储压力倒逼“Q”条例不断放松 存款利率上限,改变了之前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上行期,资产收益率上升、负债成本率基本不变、息差与资产收益率基本同步上升的 情况——1960年至1980年其间,在联邦基金利率快速上升的背景下,美国银行业的息差在小幅波动中基本保持平稳。

银行业报告:美国的金融改革历史经验、银行混业经营、普惠金融(33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银行业报告:美国的金融改革历史经验、银行混业经营、普惠金融(33页)


标签: 金融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