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轨道和通信频段资源稀缺。根据赛迪数据,地球近地轨道预计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目前,全球各国加速低轨卫星网络建设,预计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
2023-10-27 70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微波通信和激光通信是目前最成熟、最常用的卫星通信手段。 微波通信优势:成本低廉、测距方式灵活、组网灵活方便、跟瞄捕获容易、系统可靠性较高。不足:1)长距离传输能耗 大,传输速率受到限制。2)需要申请特定的频段,避免通信频率重叠和信号干扰。 激光通信优势:传输速率高、无频段限制,且对其他任何星间通信不会造成干扰。不足:其对链路的建立过程有非常高 的要求,一般只能一对一的传输。 微波通信将微波作为传输的介质,而无需使用固体介质。微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的特点,在空气中直线传播,遇到障 碍物会被反射或阻断。卫星通信常使用L、S、C、X、Ku和K频段的电磁波,而当前大多数低轨卫星星座选用高频段的Ka或V 电磁波实现全球通信服务。
低轨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快速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容量性能快速攀升。高轨高通量卫星容量在 2000 年左右普遍小于 5Gbit/s,2011 年首次达 100Gbit/s,2017 年首次达300Gbit/s,2023 年发射的卫讯-3(Viasat-3)卫星容量已突破 1Tbit/s。另一方面,从一颗卫星所代表的单位性能质量密度(即容量 / 质量)角度来看,2010 年以前的早期宽带卫星 ,第二代高吞吐量卫星(HTS)系统,以“星链”为代表的低轨星座阶段,已经突破 80(Mbit/s)/kg,而且随着后续卫 星能力升级,有望进一步升高,甚至衍生出航天版“摩尔定律”,推动技术、应用全面进入“新时代”。地形和局部条件(即缺乏蜂窝覆盖,无法部署光纤)可能会使很难有可用的基础设施将数据从网关传输到核心网络。在 这种情况下,使用卫星作为这些放置在地面上的网关的回程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地球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稳定,非常适合从地面网继数据,只需要配备固定的高增益天线和合适的电源,就能够建立地面到地球静止轨道的远程 连接。
标签: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近地轨道和通信频段资源稀缺。根据赛迪数据,地球近地轨道预计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目前,全球各国加速低轨卫星网络建设,预计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
2023-10-27 70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卫星系统,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
2023-10-16 69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中国遥感类卫星占据主流为主,后续有望大力发展低轨通信卫星。根据国家航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千克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
2023-10-16 60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近年来,卫星争夺战已悄然展开。根据目前国外已公布的低轨通信方案中,卫星轨道高度主要集中在1,000-1,500km之间,频段主要集中在Ka、K...
2023-10-04 83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卫星系统可按轨道高度分为低轨、中轨、高轨卫星系统:据申志伟等《卫星互联网: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新时代》介绍,按照卫星运行轨道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卫星通...
2023-09-15 98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轨道和频段资源稀缺,中高轨卫星数量与美国差距明显。我国中高轨道卫星数量较少,仅为美国一半,且以遥感卫星为主,整体卫星数量仅为美国的13.01%,无法...
2023-08-14 129 航天通讯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