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资源名称:Deepseek报告:AI赋能下的金融行业重构及变革(22页)...
2025-03-27 24 金融行业报告
恒生银行的发展有着浓厚历史色彩,与近现代香港乃至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结。恒生银行于 1933 年在香港创立,彼时中国局势风雨飘摇,中共发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宣言, 希特勒刚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美国正式承认苏联政府,话剧《雷雨》被曹禺创作出来。而 后,恒生银行经历了 1937 年开始的日本侵华战争,大陆富商纷纷南下,急于把银元兑换 成港币,恒生发了一笔兑换财。1941 年 12 月,香港总督杨慕琦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 恒生被迫停业。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香港光复,恒生重新开业。恒生银行从仅 11 人 的恒生银号发展为香港最重要的银行之一,曾经扶持的中小企业如周大福、长实(长江实 业)、李嘉诚初创企业等,现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与恒生保持深厚关系。可以 说恒生银行的发展史,有着浓厚的近现代历史色彩。初创时期: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的恒生银号,主要经营买卖黄金,汇兑及找换的业务。1933 年 3 月 3 日,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创立恒生银号。恒生银号最初设于 一幢旧建筑物内,面积只有 800 平方呎。当时全银号职员仅 11 人,规模较小。初期主要 经营买卖黄金,汇兑及找换的业务。开业首年,获利 10,389 港元。恒生银号以香港为基地, 其后业务扩张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日本侵华时期:早期大陆港币兑换需求的增多,恒生获利颇丰;伴随香港光复,规模做大。
1937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大陆富户纷纷南下,急于把银元兑成港币。由于恒生已在中 国大陆遍设业务网络,生意滔滔不绝。中国国民政府急需外汇以资军费,恒生更独家代理 政府的兑换业务,从中抽佣,获利甚丰。1941 年,香港沦陷,恒生被迫停业。林炳炎、何 善衡等人带同资金及 18 位员工往澳门暂避。由于当时澳门已有由区荣谔创办了同名的恒 生银号,他们遂改名“永华银号”继续经营。1945 年,香港光复后,他们返港,自置物业 重新开业,新店规模较以前大。1946 年,利国伟应邀加入,主理海外黄金买卖。战后初期:大陆严格外汇管理,恒生将业务重心倾斜港内。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于中国大陆实行一连串严格的外汇管制。至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对中国大陆实 行经济封锁,这既打击了海外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信心,也对原先拥有大陆网络的银行业务 不利。此外,战后香港经济起飞,制造业及地产业崛起,借贷需求增加。 1953 年,恒生全面开展商业银行的业务。1953 年恒生也开始了业务转型。1952 年 12 月 5 日,恒生注册为香港的私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港元,实收资本 500 万港元, 并成立新的董事局。当时,林炳炎已去世,由何善衡出任董事长,梁植伟任副董事长,何 添任总经理。1953 年,恒生迁入一幢 5 层高的自置物业,全面开展商业银行的业务。 战后初期恒生主要客户是个人客户及中小企业。恒生主要客户是巿民大众及中小型企业。 何善衡为职员订下了一系列服务守则,规定员工必须以诚待客,深得社会大众欢迎。至于 中小企客户,主要为广东籍的制衣、玩具、电子、塑胶、五金的厂商。他们希望得到信贷, 但却没有公司资产负债表及支持他们取得信贷的足够条件。由于恒生早已了解他们的背景, 故不介意批出信贷。这些小公司,后来也发展成大公司、大集团,并成为恒生的长期客户。
标签: 金融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Download]资源名称:Deepseek报告:AI赋能下的金融行业重构及变革(22页)...
2025-03-27 24 金融行业报告
1990s-2000s 初期,传统产业发展驱动居民存款增长,此阶段传统银行通过发行信 用卡等形式积累了大量客群。2000s 初期-2015 年,以房地...
2025-03-23 22 金融行业报告
管中窥豹:头部券商的四条发展路径。2023 年 11 月,继金融工作会议 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后,证监会也表示“支持头部证 券公司通过业...
2025-03-21 24 金融行业报告
疫情影响下,20-21年手机银行APP用户迅速增加2亿多: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用户对非接触式金 融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使手机银行APP市场的发展进程显...
2025-03-19 30 金融行业报告
2024 年银行“以量补价”策略难持续,部分银行阶段性缩表,股份行资产增速 较低,国有大行增加债券投资支撑扩表;资产结构上,同业资产:国股行份额收 缩...
2025-03-19 33 金融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