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8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传统机器人产业链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领域,而随着家用、商用等服务机器 人的兴起,机器人产业链逐渐发生变化,各环节要素不断丰富。具体来看, 上游从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扩展到激光雷达、深度相 机等先进传感器及AI芯片等领域;中游增加了拥有SLAM、机器视觉、语音 交互、云服务、应用开发等核心技术的软件提供商;下游应用开始向餐饮、 新零售、医疗、教育等领域不断渗透,市场空间广阔*。 • 区别于工业机器人70%的成本占比集中在上游三大核心零部件,中游是服务 机器人产业链价值最高的环节 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技术壁垒最 高的部分,共同决定产品精度、稳定性、负荷能力等性能指标,合计成本占 比约70%。目前,我国三大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较为严重,采购成本较高, 由此导致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以系统集成商为主,本体制造商生存较为艰难。 与工业机器人不同,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仅占整机总成本的 20%-30%。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在于中游技术模块及整机集成设计,两者是 决定服务机器人智能化提升、多场景落地应用的关键环节。
作为商用服务机器人的重要分支,餐饮配送机器人的核心在于技术模块和整 机厂商落地应用能力 餐饮配送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火锅、正餐等餐饮业,负责送餐、回盘等工作, 需要在高动态的餐厅场景下实现智能避障、路径规划等功能,对激光雷达、 深度相机等传感设备以及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机器视觉等智能 相关技术要求较高。而随着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 断加速,硬件成本逐渐下降,餐饮配送机器人厂商的竞争重点更多在于 SLAM等核心技术以及复杂场景下的落地应用能力。传感器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机器人通过传感设备感知周围环 境,同时依赖SLAM、机器视觉、语音交互等技术,实现导航避障、运动控 制、智能语音等功能。 • 餐饮配送机器人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和惯性测 量单元(IMU)等。不同传感器的原理、功能各不相同,在复杂的餐厅场景 下可以发挥各自独特优势,显著提高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从而保 障高精度、快响应的运行能力。以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为核心的多传感器融 合将成为餐饮配送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
标签: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8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产品供应链重合度高,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具备一定技术相通性,二者在感知端的视觉、决 策端的芯片以及执行端的...
2025-04-18 1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2025年将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前期各地建设的试验场将逐渐投入使用,低空司将解决行业标准统一、技术 发展方向、管理机制协同等...
2025-04-17 31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一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
2025-04-14 5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什么?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包含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 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
2025-04-13 3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