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 电池是一种将太阳电池的发射极、背场、基区、发射极电极和 背场电极均设计在电池背表面的高效率硅基太阳电池。IBC 电池将 栅线做到背面,避免金属栅...
2025-03-28 9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Perc 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设备国产化,至 2020 年基本完成了对 BSF 替代。总结 为三个主要阶段: 量产化初期(2012-2014 年):Perc 刚刚完成技术验证,确认了商业化的可行性, 产能扩张以海外和台湾为主;核心设备 PECVD 主要由梅耶伯格、德国 CT 等提供, 国产设备虽陆续推出,主要用于膜沉积未涉及背钝化技术,产线投资成本高; 规模化扩产(2015-2017 年):在国内光伏支持政策推动下,国内太阳能制造商成 为 Perc 扩产主力,从产能分布来看,BSF 仍占据主流地位,市场份额达到 80-90%之 间。从转换效率角度看,Perc 量产效率超过 20%,并不断提升,非硅成本得到有效 压缩;从设备成本角度看,适用于 Perc 技术的国产 PECVD 工艺逐步成熟,高性价 比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产线投资成本快速下降; 产能爆发期(2018-2020 年):Perc 产能爆发式增长,根据 CPIA 数据,2015 年国 内电池片产能占全球总规模比重约 66%,BSF 扩产动力不足,Perc 市场份额由 2018 年的 33%提升到 2020 年的 87%。设备国产化趋势助推 Perc 生产快速降本,这一阶段 关键设备完成进口替代。规模化扩产条件成熟,HJT 电池正进入量产效率 24.5%+的时代。
PERC 电池 2020 年新建成的产线效率普遍在 22.5%以上,平均量产效率为 22.8%,预计 2021 年量产效 率会超过 23%,正不断逼近实验室效率(24%)。从转化效率理论极限值来看,德国 ISFH 的研究结论是,PERC 与 HJT 电池效率极限分别为 24.5%、27.5%,PERC 电池 量产效率提升空间有限,而 HJT 电池量产效率正不断刷新记录,2021 年以来,晋能M6 尺寸 HJT 量产线电池效率达到 24.7%;东方日升宣布 HJT 量产效率 24.55%;通 威 2020 年报披露,HJT 中试线最高效率已达 25.18%;6 月份,华晟宣布量产线单批 次平均效率达到 24.71%,单片最高效率达到 25.06%,刷新了 HJT 在 M6 尺寸,12BB 规格上光电转换效率的量产记录,首次突破 25%分水岭。我们认为,HJT 已经通过 量产验证,可以实现超过 24%的高效率,规模化扩产条件成熟。HJT 电池爆发期将由降本效果决定:生产成本瓶颈正逐步突破,降本路径清晰。 根据 Solarzoom 测算,2020 年 HJT 电池生产成本为 0.9 元/W,其中包含硅片、浆料 (主要为银浆)、靶材(主要为 TCO 镀膜环节所需的掺杂材料氧化铟锡 ITO)、设备 折旧(按 10 年折旧计算)和其他部分,成本分别为 0.48、0.23、0.05、0.05、0.1 元/W, 占比分别为 52.7%、25.3%、5.5%、5.5%、11%。相比于 PERC(0.72 元/W),HJT 电 池生产成本仍高出 0.18 元/W,主要来自硅片、银浆和设备三个方面。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BC 电池是一种将太阳电池的发射极、背场、基区、发射极电极和 背场电极均设计在电池背表面的高效率硅基太阳电池。IBC 电池将 栅线做到背面,避免金属栅...
2025-03-28 9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美国一次能源结构: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天然气)占据主力地位,核能利用不 温不火。作为传统的能耗大国,二十世纪美国能源消费较为依赖传统化石能源(传 统化...
2025-03-28 14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AI浪潮推动服务器功率提升,AIDC供配电架构或将发生重大变化。全球AI市场规模扩增,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加速。芯片单体功耗急速增加, 带动单台服务器功耗...
2025-03-19 54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电池是消费电子产品核心组件,电芯是电池包关键。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目前是消费电子产品主流方案。电池安全性对于手机品牌厂 商十分重要,安全性是电池行业重...
2025-03-19 4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A级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通常采用“2N”供电系统。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规定:“A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按容错系统配置”。 对于规模较大、可靠性要...
2025-03-16 32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