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资源名称:中国沼气发电行业报告: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14页)...
2025-03-22 28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储能发展指导意见正式出台,需求拐点渐行渐近。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 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 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20年 末,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3GW,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56%,储能 行业迎来最大发展机遇期。 电化学储能受政策影响呈现周期性,2020年步入快速增长期。2017年《关于促 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与国内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推进,2018年 电网侧储能实现快速增长,国内新增电化学储能643.9MW,同比大幅增长432.6%。 2019年国家发改委明确电储能设施成本不得计入输配电价,电网侧储能成本回收受 阻,投资积极性回落导致当年储能增速放缓。2020年起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 和碳中和目标的高导向性,“储能+”模式在多个应用场景实现规模扩张。截至2020 年底,全球与中国累计电化学储能规模达14.2/3.3GW,同比增长49.6%/91.2%,2020 年新增4.7/1.6GW,同比增长63.8%/130.7%,中国增速引领全球。
储能趋势成长,五年超十倍需求空间。发电侧储能主要需求在于集中式新能源 场站配储,2020年各省相继出台新能源场站配置10%-20%功率,2小时备电时长的 储能设施,政策约束打开发电侧储能短期市场空间,伴随储能成本下探与模式延展 带来更多收益补偿,长期新能源场站有望迎来主动配储需求。电网侧储能随电力辅 助服务市场化改革而逐步兴起,盈利性驱动需求扩张。用户侧以工商业和家庭储能 削峰填谷为主,新政明确扩大峰谷价差,充换电站、5G基站、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 业配储需求进一步激发,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需求量达315GWh,五年 复合增速达61.69%,“十四五”期间需求量达810GWh,其中发电侧与用户侧将为 储能需求贡献主要增量。储能各环节参与企业主要包括材料类企业、电池类企业、设备类企业和设计类 企业。从成本来看储能电池和储能变流器占总成本比重约 60%和 15%,作为价值 量最大、技术壁垒最高的核心环节,有望率先受益于储能需求的爆发。(1)电池 类企业:主要包括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企业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 借助锂电池技术、规模和市场的先发优势迅速切入储能锂电池市场;(2)材料类 企业:如富临精工、德方纳米、合纵科技、中核钛白等磷酸铁锂材料及前驱体企业 积极扩产迎接新能源车和储能的双重需求爆发;(3)PCS 等设备类企业:包括以 面向大规模源网侧储能的阳光电源、上能电气、星云股份,面向工商业储能的盛弘 股份和面向用户侧的固德威、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4)设计类企业: 以电力勘察设计以及 EPC切入,如面向源网侧的永福股份和工商业的苏文电能等。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AI浪潮推动服务器功率提升,AIDC供配电架构或将发生重大变化。全球AI市场规模扩增,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加速。芯片单体功耗急速增加, 带动单台服务器功耗...
2025-03-19 53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电池是消费电子产品核心组件,电芯是电池包关键。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目前是消费电子产品主流方案。电池安全性对于手机品牌厂 商十分重要,安全性是电池行业重...
2025-03-19 40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A级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通常采用“2N”供电系统。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规定:“A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按容错系统配置”。 对于规模较大、可靠性要...
2025-03-16 3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电解液和隔膜存在热安全短板,无法从本征层面缓解能量密度提升所带来的安全性矛盾。当 前三元/磷酸铁锂正极+石墨负极材料体系下,液态锂离子电池已基本接近...
2025-03-16 5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数据中心设备包括主设备与配套设备。建设数据中心所需的设备包括主设备与 配套设备两类,其中主设备以 IT 算力设备和通信设备为主,配套设备则包括了供配...
2025-03-13 64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