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类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优劣势来看: 1)交流 UPS 供电架构:①优点:输出的电能品质高;无转换时间。②缺点:供 电效率较低,电能损失严...
2025-03-30 7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整面钝化技术引领第三代 N 型电池-TOPCon 与 HJT。2015 年前后,PERC 电池通 过在背面沉积氧化铝以及双面沉积氮化硅获得优异的界面钝化效果,成功从传统的 铝背场电池中接过了光伏电池的接力棒。到了第三代,隧穿氧化层电池, 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是 2013 年在第 28 届欧洲 PVSEC 光伏大 会上由德国 Fraunhofer 太阳能研究所首次提出,首先在背面制备一层 1-2nm 的隧穿 氧化层,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多晶硅共同形成钝化接触结构,给硅片背面提供了良 好的界面钝化;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film), 具备对称双面电池结构,中间为 N 型硅,在正面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和 P 型非晶硅 薄膜形成 PN 结,背面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和 N 型非晶硅薄膜,由于非晶硅导电性 较差,最后在两侧沉积透明导电薄膜 TCO 进行导电, 凭借优异的钝化技术,N 型电 池的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叠层电池不断刷新极限效率。由于不同区间光的波长不同,不同材料对光的吸收能 力不同,可以通过机械堆叠的方式使用多种材料增加光电转换效率。目前主要研究 方向为钙钛矿和砷化镓等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相比硅、锗等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 具备更高的光吸收能力,但是大面积成膜仍存在困难,目前主流厂商处于百兆瓦级 到 GW 级生产,仍未大规模放量,设备仍然需进一步产业化提高成熟度。 剑指未来,N 型/钙钛矿叠层电池值得期待。
N 型除了本身具备的效率高、温度低以 及载流子优势,还可以与钙钛矿等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制作叠层电池例如 HBC 和 TBC 电池。2022 年 6 月晶科、北京大学与澳洲国立大学合作制备了单片钙钛矿 /TOPCon 叠层器件,以 TOPCon 结构晶硅电池作为底部电池,钙钛矿薄膜作为顶部 电池,转换效率达到了 27.6%;HJT 电池结构与叠层电池相容性更好,杭萧钢构子 公司合特光电 2022 年底将投产首条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线,目标效率为 28%。上述叠层电池通过制备两个 PN 结的为双结叠层电池,未来通过新工艺调节 半导体材料带隙和界面钝化,可达 30%以上转化效率。PERC 组件尺寸标准化,功率提升放缓。单晶 PERC 电池自 2016 年的转换效率 20.8%, 组件功率 350w,在叠加了半片技术后功率提升至 375w;叠加多主栅技术以及大尺 寸硅片的导入目前转换效率已经来到了 23.8%,功率 550w 较 2021 年提升速度明显 放缓。根据 CPIA 的 2021 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 年 PERC 电池占有 率达到了 91.2%。但目前天合光能 P-PERC 电池的实验室效率已经达到 24.5%,达 到了 ISFH 基于载流子选择性理论给出的 PERC 极限效率 24.5%,其增效空间不断 压缩,新技术释放需求迫切。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从各类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优劣势来看: 1)交流 UPS 供电架构:①优点:输出的电能品质高;无转换时间。②缺点:供 电效率较低,电能损失严...
2025-03-30 7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BC 电池是一种将太阳电池的发射极、背场、基区、发射极电极和 背场电极均设计在电池背表面的高效率硅基太阳电池。IBC 电池将 栅线做到背面,避免金属栅...
2025-03-28 2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美国一次能源结构: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天然气)占据主力地位,核能利用不 温不火。作为传统的能耗大国,二十世纪美国能源消费较为依赖传统化石能源(传 统化...
2025-03-28 25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AI浪潮推动服务器功率提升,AIDC供配电架构或将发生重大变化。全球AI市场规模扩增,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加速。芯片单体功耗急速增加, 带动单台服务器功耗...
2025-03-19 55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电池是消费电子产品核心组件,电芯是电池包关键。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目前是消费电子产品主流方案。电池安全性对于手机品牌厂 商十分重要,安全性是电池行业重...
2025-03-19 42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