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电侧诸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投资逐步放缓、弃电常态化、电网消 纳能力受限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后续电网投资额将逐步加速,与电源投资额的差 值将不断缩...
2025-04-18 13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全球能源革命趋势之下,储能市场方兴未艾,新型储能势在必行。碳中和背景下,推 动能源革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全球共识,储能作为协调互动 源网荷储、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的刚需,成为核心环节。其中,新型储能响应快、 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有效规避了传统抽水蓄能的地理限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 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储能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 经历“十三五”孕育,“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市场有望迈上新台阶。2021 年是我国 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第一年,根据 CNESA 全球储能项目库的统 计,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46.1GW,占全球市场 总规模的 22%,同比增长 30%。其中,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 达到 5729.7MW,同比增长 74.5%。截至 2022 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 机规模达 870 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 2.1 小时,比 2021 年底增长 110.0%以上, 增长动力强劲。借“双碳”战略的东风,国家及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助推储能 市场发展的规模化和全面化。多项鼓励政策,助推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热潮。
自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 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点任务 和保障措施起,五年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中电联等部门相继出台多 项政策,引领推动新型储能发展。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 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 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 30GW 以上;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 化发展,明确了新型储能十年内发展目标,并确立其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过程中的重要地位。21 年 7 月底,发改委进一步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 制的通知》,提出合理拉大峰谷电价价差,分时电价机制执行范围扩大到工商业电力 用户,此举有效促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22 年以来,国家储能政策密集出台,力度不断加大,细节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 力市场和调度运用,对不同种类新型储能上的技术标准体系、投产规模、运行机制等 多方面内容做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导。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在发电侧诸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投资逐步放缓、弃电常态化、电网消 纳能力受限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后续电网投资额将逐步加速,与电源投资额的差 值将不断缩...
2025-04-18 13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2024 年目标调整为 12.2 亿吨,同比增长 0.83%;陕西省 2023 年原煤产量为 7.6 亿吨,2024 年目标调整为 7.8 亿吨,同比...
2025-04-11 27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国内外核聚变政策陆续出台,大力推进可控核聚变产业化。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 核聚变反应堆设计、材料研发、等离子体控制等...
2025-04-10 63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智算需求助推AIDC高景气,供配电系统是核心。AIDC智算中心与通用型IDC在技术架构、散热模式、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AIDC成趋...
2025-04-08 3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数据中心能耗高,政策推进IDC绿色低碳发展。《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 年底, 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电能利用效率不得高于...
2025-04-03 43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