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电侧诸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投资逐步放缓、弃电常态化、电网消 纳能力受限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后续电网投资额将逐步加速,与电源投资额的差 值将不断缩...
2025-04-18 9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与 TOPCon、HJT 等其他晶硅电池的钝化思路不同,IBC 电池主要通过结构的改变来 提高转换效率。IBC 电池(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指交叉背接触),是指正负金属电极 呈叉指状方式排列在电池背光面的一种背结背接触的太阳电池结构。IBC 电池正面无金属 栅线,发射极和背场以及对应的正负金属电极呈叉指状集成在电池的背面。这种正面无遮 挡结构完全消除栅线电极造成的遮蔽损耗,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从而有效提高电 池效率和发电量。IBC 电池既可使用 N 型、也可使用 P 型硅片作为衬底,以 N 型硅衬底为例的 IBC 电池 结构如下: (1)前表面为磷掺杂的 n+前场结构 FSF(Front Surface Field),利用场钝化效应降 低表面少子浓度,从而降低表面复合速率,同时还可以降低串联电阻,提升电子传输能力, 可通过磷扩散或离子注入等技术形成; (2)背表面为采用扩散方式形成的叉指状排列的硼掺杂 p+发射极 Emitter 和磷掺杂 n+背场 BSF。p+发射极 Emitter 的作用是与 n 型硅基底形成 p-n 结,有效分流载流子,可以 通过硼扩散或旋涂等方式制备;n+背表面场区能够与 n 型硅形成高低结,增强载流子的分 离能力,可通过磷扩散或离子注入形成;背面 p/n 交替的叉指状结构的形成是 IBC 电池的 技术核心,可通过光刻、掩膜、激光等方法实现。 (3)前后表面均采用 SiO2/SiNx 叠层膜作为钝化膜,抑制 IBC 太阳电池背表面的载流 子复合; (4)前表面常镀上减反射层,提高发电效率; (5)金属接触部分全都在背面的正负电极接触区域,也呈叉指状排列。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在发电侧诸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投资逐步放缓、弃电常态化、电网消 纳能力受限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后续电网投资额将逐步加速,与电源投资额的差 值将不断缩...
2025-04-18 9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2024 年目标调整为 12.2 亿吨,同比增长 0.83%;陕西省 2023 年原煤产量为 7.6 亿吨,2024 年目标调整为 7.8 亿吨,同比...
2025-04-11 25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国内外核聚变政策陆续出台,大力推进可控核聚变产业化。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 核聚变反应堆设计、材料研发、等离子体控制等...
2025-04-10 62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智算需求助推AIDC高景气,供配电系统是核心。AIDC智算中心与通用型IDC在技术架构、散热模式、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AIDC成趋...
2025-04-08 3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数据中心能耗高,政策推进IDC绿色低碳发展。《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 年底, 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电能利用效率不得高于...
2025-04-03 42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