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全球机器人产业保持增长态势,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3 年全球机器人报告》, 2022 年全球工 厂新安装 55.30 万台机器人,同比增长 5.1%,预计 2026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 安装数量将达到 71.8 万台。 按地区划分,2022 年,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中有 73%安装在亚洲,15%在 欧洲,10%在美洲。 2022 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安装量为 29.03 万台(同 比 2021 年安装量增速为 5%,2021 年安装量较 2020 年增长 57%),占全球工 业机器人安装量的 52.50%。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随中国之后的是日本,其 2022 年安装量增长了 9%,达到 50,413 台,超过了 2019 年疫情前的 49,908 台。同 时,日本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机器人制造国,占全球机器人产量的 46%。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具备以下区别: (1)“大脑思维”层面:人形机器人在 AI 感知技术和 AI 语言大模型的加 持下,可以自主学习、决策以及推理;而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思维”通常是被事 先编码设定的,能够重复做编码设定好的事情而不知疲倦。 (2)“身体体型”层面:人形机器人的身高体型更接近人类的普遍身高体 型,十分类似人体,其行为也“类人”。 基于以上两个特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成熟对于人形机器人奠定了重要基 础以及“解锁前置科技点”的作用。人形机器人技术起步于 1960 年代后期,以日本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根据产品运动和交互功能成熟度,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发展阶段(2000 年以前):1973 年,早稻田大学研发出世界第一款人 形机器人 WABOT-1 的 WL-5 号两足步行机。1986 年,日本本田开始进行人形 机器人 ASIMO 的研究,并于 2000 年成功发布第一代机型。 高度集成发展阶段(2000-2015 年):2003 年日本丰田发布“音乐伙伴机 器人”,其可以实现吹喇叭、拉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功能;2011 年,日本本田推 出第三代 ASIMO,其具有利用传感器避开障碍物等自动判断并行动的能力,还 能用五根手指做手语,或将水壶里的水倒入纸杯。 高动态运动发展阶段(2015 年至今):2016 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 双足机器人 Atlas,具有极强的平衡性和越障能力,能够承担危险环境搜救任务; 2020 年,美国敏捷机器人公司推出双足机器人 Digit,能够在无人干涉的环境下 自行选定搬动箱子,适用于物流、仓储、工业等多种应用场景。 在 Tesla 发布其人形机器人产品 Optimus 之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 速:Optimus 能够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23 年 11 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 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 2027 年,人形机器人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标签: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产品供应链重合度高,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具备一定技术相通性,二者在感知端的视觉、决 策端的芯片以及执行端的...
2025-04-18 13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2025年将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前期各地建设的试验场将逐渐投入使用,低空司将解决行业标准统一、技术 发展方向、管理机制协同等...
2025-04-17 29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一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
2025-04-14 5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什么?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包含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 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
2025-04-13 3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