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愈加深刻和直接。2024 年, 北美地区经历了创纪录的寒潮暴雪,对能源供给和基础 设施造成重大冲击 2 ;欧洲南部普遍干旱少雨...
2025-01-17 39 经济报告
用电量能否反应 GDP?——能,但需结合产业结构、各产业度电产值进行综合判断。 用电量主要反映生产活动情况,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但还需要结合产业结构和各产业度电产值综合 判断;如 2023 年用电增速大于 GDP 增速的主要原因即为城乡居民用电的结构性转移和二/三产度电产值的降低。 2023 年用电量连续第 4 年大于 GDP 增速,但用电量和 GDP 增速关联度下滑的体感较为明显,主因工业企业利润 情况和消费复苏情况是决定经济体感较为重要的因素,而 2023 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2.3%、消费呈弱复 苏态势,二者与用电的较高增速并未实现很好的匹配。 抓主要矛盾来看,2023 年用电量和 GDP 增速体感差异增加主要源自度电产值(现价口径)下滑,其中二产的体感 差异主要源自产品价格的下滑,三产的体感差异主要源自度电产量的下滑。 产能过剩是造成二产价格下滑的本质原因,而不同于上一轮产能过剩,本轮过剩的化解对用电增长的限制较小。 2023 年我国有近一半(7 个)的制造业子行业正在经历较为明显的趋势性产能过剩,且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有 涉及,这是 2023 年二产产品价格下行的本质原因;其中,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多数源自需求承压,包括地产需 求下行(涉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消费需求不及预期(涉及食品制造业)、海外需求下降(涉及纺织业)等;新 兴产业的产能过剩主要由于近年产能供给的快速增加(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包含的新能源相关产业)。
不同于上一轮 2011-2015 年的供给侧结构性产能过剩,本次过剩程度较轻、涉及行业更分散,采用限制性行政手 段强制出清的可能性较低,预计将采用需求侧刺激、市场化方式驱动过剩产能的淘汰和消化,对二产用电量的制 约作用较小。此外,此次针对高耗能的产能过剩传统行业的主要治理思路为限制高能耗产能、鼓励高能效产能, 这反而将进一步驱动工业领域的电能替代,我们预测中性假设下 2024 年工业用电量增长幅度仍可达到约 6-7%。 综上,为使二产用电量需更好的反映真实的二产经济状况,我们筛选出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高耗能产业用电 量占比作为辅助指标,同时结合电能替代水平进行参考观测。 极端气候放大居民用电转移对三产用电的影响,三产新业态涌现驱动深度电气化,二者共致三产度电产量下滑。 一方面,三产受公共卫生事件后城乡居民用电转移的影响较大,23 年极端气候进一步“放大”了三产(尤其出行 活动敏感型子行业同时也为气温敏感型行业)在恢复期的用电增长。另一方面,三产中电能替代带来度电产值下 降的行业主要涉及交运和批发零售,前者主要受到电气化铁路用电增长的驱动(23 年对交运用电增量贡献率 68.4%),后者主要受电动汽车快速渗透带来的充换电服务业用电增长的拉动(23 年对批零用电增量贡献率 43.6%)。 综上,为使三产用电量更好的反映真实的三产经济状况,我们筛选出的辅助观测指标为——夏/冬季气温,以及 以电气化铁路用电量、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为代表的反映三产电能替代水平的相关用电指标。
标签: 经济报告
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愈加深刻和直接。2024 年, 北美地区经历了创纪录的寒潮暴雪,对能源供给和基础 设施造成重大冲击 2 ;欧洲南部普遍干旱少雨...
2025-01-17 39 经济报告
《指引》和《准则》的发布明确了企业的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治 理维度下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指引》和《准则》 的发布也进一步促进...
2025-01-16 98 经济报告
铜:中国2023年预计矿山铜产量170万吨,约占全球7.73%;冶炼产量1200万吨,约占全球44.44%;储量4100万 吨,约占全球4.1%; 铝...
2025-01-07 70 经济报告
2023 年,围绕打造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圆满完成全市 税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任务,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聚焦...
2024-12-30 51 经济报告
建筑、采矿和公用设施设备为核心,贡献超 90%的收入与营业利润。收入端:24H1 建筑、 采矿和公用设施设备、工业机械及其他业务、零售金融收入占比分别...
2024-12-23 56 经济报告
雄安新区毗邻京津冀,承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 雄安新区已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园,并计划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在年底新增400P 智能算力...
2024-12-20 78 经济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