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目前增长:2024 自然年第一三共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在全球销售额合约 38 亿美 元,同比增长约 50%,德曲妥珠单抗强劲增长得益于...
2025-04-18 1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比于IVT和开放手术,神经介入疗法具有诸多优势,1)急性手术拥有长达24h的较长治疗时间窗口(vsIVT一般6h内)、2)通过球囊和 支架递送药物可以减少副作用、3)微创手术属性降低术后感染风险(vs开颅手术恢复慢、并发症高),此外对于不符合静脉血栓溶解要 求患者(大动脉瘤、近期发生过脑卒中等),神经介入手术提供良好的替代解决方案,可独立于IVT单独应用。 此外,神经介入技术不断迭代发展,疗法日渐成熟,获批产品逐步增多。纵观海内外,海外神经介入市场整体在2011年左右逐步有成熟 产品上市,国内企业普遍在2015年开始进入密集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期,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迭代发展,临床数据不断完善,适应症和术 式得到进一步拓展,上市产品日益增多。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有超25款神经介入产品获批,2022年则有超120款产品获批, 带动介入治疗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最后,近几年神经介入疗法临床数据逐步完善,国内相继推出多项指南,为其提供证据支持和规范性诊疗方案。因此,随着神经介入手术的优势和有效性逐步获得各种实证研究验证,越来越多介入术式已成为指南推荐中的标准治疗方案,加上学术 推广和手术认可度不断增加,获批产品不断增加,预计渗透率有望呈逐步提升趋势。 神经介入术式发展时间较短,尤其是国内市场起步较晚,相比于庞大的患病人群基数,目前国内神经介入手术渗透率相对较低。目前国 内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渗透率相对更高、2020年为9.1%,但相比美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2019年渗透率分别仅为2.7%和1.0%,渗透率仍处于极低水平。展望未来,中国神经介入手术数量呈快速发展趋势,根据灼识咨询预测,国内手术量有望从2020年的16.1万台手术增加至2026年的74.1 万台,CAGR达到28.9%。 神经介入器械相对价值较高,随着神经介入手术量不断增长,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同步快速增长趋势。根据灼识咨询统计,国内神经介入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0年约为58亿人民币,预计将于2026年增长至175亿元,CAGR为20.1%。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治疗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子 赛道,占到2020年市场规模的65.5%,约为38亿人民币,考虑到集采等因素预期将于2026年增至84亿元,CAGR为14.2%。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潜在人群数量最大,随着技术疗法成熟,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子赛道,预计2020-2026市场规模复合增长达33.0%。
标签: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复盘目前增长:2024 自然年第一三共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在全球销售额合约 38 亿美 元,同比增长约 50%,德曲妥珠单抗强劲增长得益于...
2025-04-18 17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2025年,国民对健康的定义 除了身心健康、状态积极、作息规律之外...
2025-04-17 24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根据药渡数据库统计,在 2024 年中,总计 19 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大陆、 香港和美国纳斯达克完成 IPO。其中 A 股上市 6 家(科创板上...
2025-04-17 22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与国内经济结构深刻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外部环境。高 管作为企业战略实施与日常运营的核心驱动力,其团队的稳定与...
2025-04-17 16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2021 年,中美关节置换手术量差距仍然巨大,2021 年中国全髋关节置换 术共约 77 万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共约 52 万例,而美国 2021 年全...
2025-04-16 23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MG 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诱发的自免类疾病,生物制剂打开治疗新格局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N...
2025-04-16 19 医药医疗器械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