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3年4月26日在京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从核电运行、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发展状...
2023-09-01 50 新能源
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其电力消费量在我国用电结构中占比不断增加,例如通讯基站、数据中心用电负荷持续增加。 储能在此背景下也将发挥其备用/功率电源作用,增强供电可靠性,防止偶然断电。以及储能系统可以通过削峰填谷、容量调配等机 制,提升不同场景下电力运营的经济性,低碳节能。 目前储能正在接入渗透众多新兴产业,例如数据中心、5G基站/通信基站、智慧园区、光储充充电站等。储能本质就是一个“巨型充电宝”。新型电力系统下,在风光资源丰富时段储存未利用能量,在资源缺乏且用电高峰时段放出能量 供电从而实现削峰填谷。理论上可以减少弃电,降低用电成本。 储能的核心作用体现在调频,减少弃电和价差套利三个方面。另外储能还有黑启动、离网供电等优势。例如在整个区域电力系统崩 溃的极端场景下,使供电电源在无需从电网取电的情况下实现重启。储能形式目前已呈现多元化局面,根据技术路径不同主要分为热储能、电储能和氢储能三大类,其中电储能又可分为物理储能、电 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
技术性质的不同影响了产品的响应和放电时间。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不同,我们按照响应速度和放电时间将 储能方式分为长时和短时储能两大类。面对新能源有集中式和分布式各类场景,储能与其结合应用也将对应不同方式应用。 长短时储能暂无明确定义区分。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认为长时储能是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4小时的储能技术。美国能源部则认为长 时储能定义为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10小时,且使用寿命在15-20年的储能技术。中国电力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大和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量的容量和比例不断增加给储能的市场扩容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其中,从 2022年新增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标签: 新能源
相关文章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3年4月26日在京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从核电运行、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发展状...
2023-09-01 50 新能源
2022年以来国内充电桩建设明显提速。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665.2万台,同比增加69...
2023-09-01 44 新能源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开发仍有较大空间。我国河流众多且部分河流的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目前我国水电已探明可开发装机容...
2023-09-01 28 新能源
海外对虚拟电厂概念的研究日臻完善,全球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1997年,ShimonAwerbuch博士使用了"虚拟公共事业"(...
2023-08-26 56 新能源
峰谷电价差扩大趋势延续。横向来看,2023年7月共20个省市区峰谷电价差高于0.7元/kWh,高于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的盈亏平衡点,其中上海市峰谷电价...
2023-08-25 106 新能源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
2023-08-24 77 新能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