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导致预定利率升高。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日本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较低, 投资环境良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因此经营情况优良。但...
2025-04-12 18 金融行业报告
从消费金融公司的角度进行观察,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共有 30 家。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截至 2020 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 5000 亿元,达 5246.49 亿元,同比增长 5.18%;贷款余额 4927.8 亿元,同比增长 4.34%;累计服务客户 16339.47 万人(为 各家机构数据加总),同比增长 28.37%。 2021 年上半年,我国新成立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其中一家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 80 亿元,主要股东分别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洋 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和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 50%、15.01% 和 10%。另一家为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 6 亿元,主要股东分别 为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凯基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 50.1%和 33.4%。 在畅通国内消费需求的大环境下,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同时随着行业监管 的加强,市场准入门槛提升,传统商业银行和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等参与主体将进 一步享受消费贷款规模增长的红利。展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 2021 年下半年,部分网络平台机构收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通知,要求网络平 台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具体要求为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 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过程中,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 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信息 等数据与金融机构相互共享。
政策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个人信息被过度收 集、滥用、发生泄露。此前,部分助贷机构向中小银行提供获客引流、风控初筛等 服务同时,将借款人部分信息与银行分享以提升后者的风控效率,但在“断直连” 新规下,这种操作将不再合规,今后金融机构只能通过征信机构获取相关个人信用 信息,由此助贷业务模式与操作流程将发生变革。 2021 年 2 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 业务的通知》,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贷款行为,此通知一方面强化独立 风控要求,督促商业银行落实风险控制主体责任,自主完成贷款风险评估环节,严 禁将关键环节外包;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出资比 例、集中度、跨区展业等事项提出细化监管标准。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 款业务的规范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增强对实体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支持力度, 不断满足小微企业和居民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2021 年以来,应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公示所有贷款利率的通知,部分消费金融公 司收到多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将产品年利率降至 24%以内,这一监管举措 将间接影响消费金融公司的客群定位以及风险定价策略,进一步巩固头部消费金融 机构的实力。客群下沉、业务粗放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消费金融公司将面临较大 的转型压力,未来需通过寻求更加优质的客群、提高风控能力及降低业务成本等措 施,应对利率下调带来的负面影响。
标签: 金融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行业竞争导致预定利率升高。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日本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较低, 投资环境良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因此经营情况优良。但...
2025-04-12 18 金融行业报告
养老金融布局加快,大行发挥头雁作用。五篇大文章对养老金融提出了相 应的要求,在国有大行的公司战略规划中,养老金融频繁被提及,对养老 金融的重视也明显提...
2025-04-09 33 金融行业报告
近二十年国内长端利率中枢呈下行趋势。近二十年以来,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 平在一个逐渐收敛的区间内震荡向下,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最...
2025-04-08 36 金融行业报告
保守估计 2025 年理财规模有望达到 31.5 万亿元高点。受高息存款严监管和债市 行情催化,2024 年末理财规模达 29.95 万亿元,高增 3...
2025-04-07 24 金融行业报告
美国债务上限不断上调,减弱美元信用。 截至 2024 年 12 月,美国国债突破 36 万亿美元,占 GDP 比例超过 120%,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
2025-04-05 41 金融行业报告
寿险因预定利率下调、报行合一以及产品结构调整,行业打平收益率边际 改善。截至 2025 年 2 月末,尚未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司包含:和谐 健康、...
2025-04-04 23 金融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