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1 汽车行业报告
上世纪80年代,传统供应商博世联合英特尔开发出CAN总线系统并用于车内ECU的数据通信,标志着汽车座舱生态的开始;而如今汽车座舱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汽 车座舱已经度过数字化阶段,正处在智能化发展阶段。汽车座舱智能化的发展成为各主机厂追求差异化与品牌化的“名片”。 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再关注“老三样”,开始追求中控大屏/连屏、智能语音、HUD等智能化配置;汽车座舱正在成为具有拟人化交互能力的驾驶伙伴。当前中国智能座舱发展处于中前期阶段,市面上智能化功能正在不断涌现。那么如何定义“智能座舱”成为行业内纷纷探讨的焦点,亿欧智库认为“智能座舱”是对于 座舱智能化发展程度的一种判定,当汽车座舱智能化发展到达一个既定标准时,便可以将其称之为智能座舱。 在座舱智能化发展的战役中,如何算是“首战告捷”呢?亿欧智库将“智能座舱”进行了统一的标准制定,即车型同时具备中控台彩色大屏、OTA升级以及智能语音识 别系统三个条件方可判定为该车型配置智能座舱。
对于一辆搭载入门级别智能座舱的乘用车,10万元的销售价格成为了智能座舱渗透率的“分水岭”:10万以下车型智能座舱的渗透率仅为25.4%,而对于10-15万(含 15万)这一价格区间的车型,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则高达57.9%。 考虑到品牌与产品定位,对于单车售价超过75万的顶级豪华车而言,座舱的智能化水平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 由此可见,10万元以下与75万元以上车型并不是座舱智能化发展的重点细分市场,座舱智能化发展市场已呈“纺锤型”由两端向中部聚拢。OTA作为座舱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渗透率已过5成;是否具有OTA功能是入门级“智能座舱”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各价位乘用车OTA渗透率曲线与智能座舱 渗透率曲线大致相同。 备受行业关注的辅助驾驶功能目前在乘用车当中的渗透率为49%,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L2/L2+的车型,但通过渗透率可以发现目前辅助驾驶功能仍未得到普及。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1 汽车行业报告
全地形车制造属性强,产能围绕消费市场布局。全地形车在销售前需要经过生产 和组装两个环节,以 Polaris 为例,全地形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车架、轮...
2025-04-15 44 汽车行业报告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 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
2025-04-11 46 汽车行业报告
新能源车重量和智能驾驶对 EPS 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S 的核心参数中,传动比 和齿条力是重点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动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车辆...
2025-04-10 36 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88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79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