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导致预定利率升高。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日本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较低, 投资环境良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因此经营情况优良。但...
2025-04-12 19 金融行业报告
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已配置了专业汇率风险管理人员,并逐步搭建汇 率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远期结售汇、掉期交易、期权等工具,积累汇率避险操作经验,有 效规避汇率波动的影响。以国内航空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业有参与海外融资、并购需求, 并且以外汇结算的合同数量多、金额大。以新经济企业和创新型药企为代表的中型企业基 于境外融资带来的资本项下资金回笼,产生外币收入,根据自身用款计划产生较高频次的 结汇和套保需求。以跨境电商和外贸企业为代表的小型企业乐于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了解市 场行情和交易,单笔金额小但笔数多。针对不同企业的特性和需求,今年以来,国有行、 股份行和领先城商行也纷纷出手,通过举办宣讲会和分享市场动态等手段,加强宣导企业 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进一步获客和拓客。然而,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的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意 识仍相对薄弱,缺乏套期保值的专业性知识,将汇率避险业务和“炒汇”业务划等号,仍 以“增值”而非“保值”为核心原则来看待汇率风险管理。针对这类企业,全国外汇市场 自律机制在第八次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机构不能帮助企业“炒汇”。金融机构要积极为企 业提供避险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避险成本。商业银行需要继续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 导,进一步了解企业痛点和风险管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来满足企业避险需求。
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以及工作部署近一年来已取得积极成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汇 率风险纳入日常经营管理。全国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汇率风险中性宣导活动,开启避险业务 1.0的时代,但同时不容忽视,银行仍存在主动性不强、创新性不够、精准性欠缺、专业性 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改善。 主动性不强。避险业务作为银行的非传统业务,收益相对不高,专业性强,流程相对 繁琐。这导致了银行在业务发展前期投入资源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内生动力不足,难以促 成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创新性不够。银行在避险业务方面所提供的服务模式创新性仍旧不足,基本是在延续 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优化,没有从“新市场”下的企业角度来考虑避险需求, 市场上涉汇企业实际套保比例仍旧较低。 精准性欠缺。一些中小微企业表示,银行并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避险需求,因此降低 了企业自身使用避险业务的意向。这和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对中小微企业的覆盖度 低息息相关,导致银行缺乏精准挖掘中小微客户需求的直接触手。 专业性不足。部分银行基层反映,因为外汇衍生产品专业性非常强,人员培养周期比 较长,所以不太愿意过多投入资源,导致了专业人员的缺乏。此外,在绩效考核的指挥棒 下,一线人员往往优先销售较为传统、创收高的银行业务,以致于避险专业能力的培养越 发缓慢。 针对以上欠缺和不足,未来商业银行应从避险业务主动宣导者、综合服务者、长期耕 耘者这一定位的“新角色”出发,升级服务模式,打造避险业务2.0。
标签: 金融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行业竞争导致预定利率升高。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日本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较低, 投资环境良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因此经营情况优良。但...
2025-04-12 19 金融行业报告
养老金融布局加快,大行发挥头雁作用。五篇大文章对养老金融提出了相 应的要求,在国有大行的公司战略规划中,养老金融频繁被提及,对养老 金融的重视也明显提...
2025-04-09 34 金融行业报告
近二十年国内长端利率中枢呈下行趋势。近二十年以来,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 平在一个逐渐收敛的区间内震荡向下,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最...
2025-04-08 37 金融行业报告
保守估计 2025 年理财规模有望达到 31.5 万亿元高点。受高息存款严监管和债市 行情催化,2024 年末理财规模达 29.95 万亿元,高增 3...
2025-04-07 26 金融行业报告
美国债务上限不断上调,减弱美元信用。 截至 2024 年 12 月,美国国债突破 36 万亿美元,占 GDP 比例超过 120%,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
2025-04-05 41 金融行业报告
寿险因预定利率下调、报行合一以及产品结构调整,行业打平收益率边际 改善。截至 2025 年 2 月末,尚未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司包含:和谐 健康、...
2025-04-04 24 金融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