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达到 473GW,同比增长 13.9%,可 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 3.87TW。太阳能和风能继续主...
2025-01-13 8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氢(H2)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氢无处不在,其可与 氧结合形成水分子(H2O)亦或与碳和其他元素结合形 成生物体内的复杂有机分子。氢元素基本不会以氢气( 在室温下是气体)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氢气在氧气中迅 速燃烧,释放能量并生成一种副产品——水。 1923年,英国生物学家J.B.S. Haldane首次提出建立由 氢能驱动的能源系统,他预见到煤炭资源终将枯竭,因 此提出开发风电制氢技术。该设想常被提议用于解决化 石燃料相关问题,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然而,迄今为 止,该设想仅停留在试点规划和概念测试层面。 但是未来,这种情况将会发生改变。社会和政府积极采 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践行净零排放承诺;行业参与 者准备与可以推动技术创新的学术机构合作以扩大业务 规模;银行和投资者准备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低碳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 何发挥作用以及在何处发挥作用仍然有待讨论。哥伦比 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资深研究学者Julio Friedman认 为氢能具有多功能性,因此其将氢能称为“助力脱碳的 瑞士军刀”。彭博新能源财经创始人Michael Liebreich 表示:“氢能将在所有领域成功应用,但这并非易事。
氢能不仅需要突破现有技术限制,还必须与其他零碳技 术竞争。”部署氢能之前,电力可以助力完成大量工 作。Liebreich对Heineken的评价令人印象深刻:“氢能 可以推动电力无法触及的能源系统实现脱碳。”其中,灰氢的生产成本最低,但碳排放量最高;绿氢的 生产成本最高,但碳排量放最低。氢能行业能否获得成 功主要取决于向绿氢和蓝氢生产方式转变的经济可行 性,而这将受到可再生能源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等因素的推动——上述成本将随氢能 部署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此外,氢能还可以分为黑氢(由煤制成)、粉氢(核能 电解)、蓝绿氢(甲烷热裂解)和白氢(自然产生)。 目前,业内对于各色氢能发展的可行性、经济效益、投 资规划和里程碑目标正在进行激烈讨论。绿氢主要通过位于可再生能源(海上/陆上风能、太阳 能、潮汐能等)设施附近的电解槽制成。蓝氢是在工业 场所使用CCS技术制成。 无论是低碳还是零碳排放,碳排放处理都是制氢过程中 成本最高的环节。 氢可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变成适合储存的形式,例如 氨、金属氢化物或溶于甲苯中。 储存 氢气作为能源载体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可长时间储存能 源,并且最大限度减少损耗或泄漏(与电池不同,电池 可能会耗尽电能)。目前最有效的储氢方式是压缩气体 容器储氢或(针对大量氢气)地下盐穴储氢。 然而,储氢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在高压(350-700个大 气压)或低温(-253℃)条件下进行。氢气极度活泼, 可以脆化铁等金属,并且容易泄漏。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2023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达到 473GW,同比增长 13.9%,可 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 3.87TW。太阳能和风能继续主...
2025-01-13 8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液态锂电池过热容易失控,产生各类安全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过度充电、撞击、短 路、泡水等因素会导致电池热失控,导致燃烧、爆炸等安全风险。当液态电池温度上...
2025-01-13 104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辐照加工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辐照灭菌、检验检疫以及物质改性。根据辐照所产生的的加速电压的不同,辐照加工的主应用种 类较多,包括辐照化工、辐照灭菌、环境保...
2024-12-31 68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超高表面反射率的极细三角导电丝可使得电池表面的等效遮光面积降低到1%以下,SMBB约为3%、 0BB约为2.5%,我们预计叠栅+TOPCon的组件功率...
2024-12-26 89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国内24年开始加大支持力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国内液态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于海外,海外加码全固 态电池希望弯道超车,频繁宣传后续量产计划,引发国内...
2024-12-25 112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根据 GWEC,预计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从 2023 年的 116.6GW 增长到 2028 年的 182GW,CAGR 为 9.31%。其中,陆风新增装...
2024-12-25 6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