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人类研究核聚变的历史,为何可控核聚变至今尚未实现?可控核聚 变至今尚未实现,主要是由于技术难度、研究进展的曲折性以及聚变点 火的复杂性等多方面因素...
2025-04-01 1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氢(H2)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氢无处不在,其可与 氧结合形成水分子(H2O)亦或与碳和其他元素结合形 成生物体内的复杂有机分子。氢元素基本不会以氢气( 在室温下是气体)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氢气在氧气中迅 速燃烧,释放能量并生成一种副产品——水。 1923年,英国生物学家J.B.S. Haldane首次提出建立由 氢能驱动的能源系统,他预见到煤炭资源终将枯竭,因 此提出开发风电制氢技术。该设想常被提议用于解决化 石燃料相关问题,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然而,迄今为 止,该设想仅停留在试点规划和概念测试层面。 但是未来,这种情况将会发生改变。社会和政府积极采 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践行净零排放承诺;行业参与 者准备与可以推动技术创新的学术机构合作以扩大业务 规模;银行和投资者准备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低碳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 何发挥作用以及在何处发挥作用仍然有待讨论。哥伦比 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资深研究学者Julio Friedman认 为氢能具有多功能性,因此其将氢能称为“助力脱碳的 瑞士军刀”。彭博新能源财经创始人Michael Liebreich 表示:“氢能将在所有领域成功应用,但这并非易事。
氢能不仅需要突破现有技术限制,还必须与其他零碳技 术竞争。”部署氢能之前,电力可以助力完成大量工 作。Liebreich对Heineken的评价令人印象深刻:“氢能 可以推动电力无法触及的能源系统实现脱碳。”其中,灰氢的生产成本最低,但碳排放量最高;绿氢的 生产成本最高,但碳排量放最低。氢能行业能否获得成 功主要取决于向绿氢和蓝氢生产方式转变的经济可行 性,而这将受到可再生能源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等因素的推动——上述成本将随氢能 部署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此外,氢能还可以分为黑氢(由煤制成)、粉氢(核能 电解)、蓝绿氢(甲烷热裂解)和白氢(自然产生)。 目前,业内对于各色氢能发展的可行性、经济效益、投 资规划和里程碑目标正在进行激烈讨论。绿氢主要通过位于可再生能源(海上/陆上风能、太阳 能、潮汐能等)设施附近的电解槽制成。蓝氢是在工业 场所使用CCS技术制成。 无论是低碳还是零碳排放,碳排放处理都是制氢过程中 成本最高的环节。 氢可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变成适合储存的形式,例如 氨、金属氢化物或溶于甲苯中。 储存 氢气作为能源载体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可长时间储存能 源,并且最大限度减少损耗或泄漏(与电池不同,电池 可能会耗尽电能)。目前最有效的储氢方式是压缩气体 容器储氢或(针对大量氢气)地下盐穴储氢。 然而,储氢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在高压(350-700个大 气压)或低温(-253℃)条件下进行。氢气极度活泼, 可以脆化铁等金属,并且容易泄漏。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追溯人类研究核聚变的历史,为何可控核聚变至今尚未实现?可控核聚 变至今尚未实现,主要是由于技术难度、研究进展的曲折性以及聚变点 火的复杂性等多方面因素...
2025-04-01 11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机柜外:1)HVDC和UPS的对比:HVDC核心在效率和可靠性上有所升级,效率方面:拓扑结构比 UPS 简单,少半个变压器,成本更低,转化效率 更高,...
2025-03-31 20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从各类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的优劣势来看: 1)交流 UPS 供电架构:①优点:输出的电能品质高;无转换时间。②缺点:供 电效率较低,电能损失严...
2025-03-30 28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BC 电池是一种将太阳电池的发射极、背场、基区、发射极电极和 背场电极均设计在电池背表面的高效率硅基太阳电池。IBC 电池将 栅线做到背面,避免金属栅...
2025-03-28 33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美国一次能源结构: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天然气)占据主力地位,核能利用不 温不火。作为传统的能耗大国,二十世纪美国能源消费较为依赖传统化石能源(传 统化...
2025-03-28 29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