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2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中国电⼦学会将机器⼈划 分为⼯业机器⼈、服务机器⼈、 特种机器⼈三类。特种机器⼈ 指代替⼈类从事⾼危环境和特 殊⼯况的机器⼈,主要包括军 事应⽤机器⼈、电⼒机器⼈、轨 道交通机器⼈、应急救援机器 ⼈、极限作业机器⼈和⽔下作 业机器⼈等。特种机器⼈在应对巡检、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以及矿难、⽕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有着突出的性能表 现,是21世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集中体现,是最⾼意义上的⾃动化,是当今国际⾃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向。近年来, 我国特种机器⼈市场⾼速发展,2019年,我国特种机器⼈市场规模为7.5亿美元,增速为17.7%,显著⾼于全球特种机器 ⼈市场规模增速。随着我国企业对安全⽣产意识的进⼀步提升,将有越来越多的特种机器⼈替代⼈在危险场所和危害 环境中进⾏劳动,特种机器⼈的应⽤领域将进⼀步拓展,市场规模将持续增⻓。根据IFR的数据,2021年我国特种机器⼈ 市场规模将达到11亿美元。我国的机器⼈产业的建⽴可追溯⾃上个世纪70年代,通过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实现了中国机器⼈产业“从⽆到 有”。
通过国家“⼋五”、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已能⾃主⽣产机器⼈中部分关键元器件,但规模⼩、应⽤窄、可靠差、技术 低,⼤部分的机器⼈⽣产都根据需要单独设计,规格多、批量⼩、周期⻓、成本⾼、通⽤度低,造成产品维护性、适⽤性和 经济性差。国家“⼗五”、“⼗⼀五”科技攻关实现了中国机器⼈产业的⼤转折,逐渐形成了具备⼀定竞争⼒的机器⼈⽣产 企业和产业化基地。“⼗⼆五”、“⼗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 最⼤的⼯业机器⼈消费国,2020年制造业机器⼈密度达到246台/万⼈,是全球平均⽔平的近2倍。 2、特种机器⼈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的⾼速发展,机器⼈开始逐渐从制造业“⾛出”,被⼴泛应 ⽤于⾮制造领域,特种机器⼈由此诞⽣。我国“863”计划智能机器⼈主题前15年⼯作的重点之⼀就是发展我国的特种机 器⼈技术,并在若⼲⽅向上取得了令世⼈瞩⽬的成就;随后在“863”计划的⽀持下,我国在⽔下机器⼈、服务机器⼈、微 操作机器⼈、爬壁机器⼈、管道机器⼈、军⽤机器⼈、仿⼈机器⼈和智能化智能机械等特种机器⼈⽅⾯开展⼴泛研究,取 得了⼀批研究成果,在某些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平。
标签: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2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产品供应链重合度高,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具备一定技术相通性,二者在感知端的视觉、决 策端的芯片以及执行端的...
2025-04-18 24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2025年将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前期各地建设的试验场将逐渐投入使用,低空司将解决行业标准统一、技术 发展方向、管理机制协同等...
2025-04-17 41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一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
2025-04-14 57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什么?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包含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 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
2025-04-13 37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