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8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展望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可以参考特斯拉电动车的放量节奏。回溯历史, Model-S 在 2012 年推出,2013 年特斯拉电动车销量达到 2.2 万辆,2014 年达到 3.2 万辆, 2015 年实现 5.1 万辆。随着 2017 年推出 Model-3 达到大规模生产,销量快速增长,从 2017 年的 10 万辆快速增长到 2021 年的近 100 万辆。我们认为,特斯拉汽车销量的绝对额增长是 从 Model-3 的推出开始加速,起初走的是高端概念型路线,往往是忠实粉丝开始应用,同时搜 集各种数据进行改进,然后逐步起量。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可能也与此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对于人形机器人,其他科技企业会更快地跟进,国内与国外科技企业都纷纷注 意到这个赛道,在做前瞻布局。一些领先企业在做准备,明年也将推出,因而真正放量时不仅 要考虑特斯拉,其他国内外企业也会放量。如果人形机器人的放量节奏类似于特斯拉汽车,那 么 2023-2024 年人形机器人可以大致对应特斯拉 2013-2014 年的销量,随着其他厂商原型机 推出后也逐步起量,2025 年开始人形机器人对标 2015 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 但对于 9 月 30 日发布的机器人,我们认为不应抱有过高的预期,原因在于人形机器人对 智能化水平、通信、执行、传感等方向的要求非常高,最终较为理想的人形机器人一定是经过 多次迭代,不断打磨后的产品。而特斯拉 bot 的到来,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整个产业的 快速发展过程,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很多科技企业都会向人形机器人的方向努力,争夺赛道, 产业趋势可能会加速来到我们面前。
Tesla Bot 并非首款人形机器人,从 21 世纪初本田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AISMO 原型机开 始,全球多家科技公司及高校先后发布人形机器人。从设计初衷来看,人形机器人定位多用于 生活服务,与人类交互,以及专门用于科研领域。其中,较为知名的不乏有波士顿动力的 Atlas 机器人、欧洲 iCUB、软银的 Pepper、Alderbran 公司的 Nao 机器人,以及优必选 Walker 系 列。研究他们的设计思路,对 Optimus 也会有所借鉴。从外形上看,人形机器人采用的是 L 型结构,每个关节紧密连接,其集成度要比传统的工 业机器人更加紧凑,也更加灵活。而从成本上构成上看,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异。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本体供应商、下游系统集成和服 务提供商,以及终端应用市场。其中有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分别占 31%、10%、20%。 本体占比在 24%,系统集成约占比 14%。 相比之下,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人形机器人的本体在成本中占比要低于工业机器人。 由于工业机器人对负载的要求更高,通常需要用到铸铁、高强度钢等金属材料制作,而人形机 器人通常采用密度更小的金属材料,或者复合材料制作,其本体在整个生产中的占比通常在 15% 左右,而工业机器人本体在生产成本中占比通常在 20%以上。在传感方面,人形机器人全身需 要多处传感器,因此在生产成本中也占有较高的比重。
标签: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8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产品供应链重合度高,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具备一定技术相通性,二者在感知端的视觉、决 策端的芯片以及执行端的...
2025-04-18 18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2025年将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前期各地建设的试验场将逐渐投入使用,低空司将解决行业标准统一、技术 发展方向、管理机制协同等...
2025-04-17 32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一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
2025-04-14 5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什么?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包含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 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
2025-04-13 3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