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控核聚变路线图:2030 年建成 CFETR 工程堆,2050 年建成 PFPP 原型电站 1)中国核能发展技术路线:“热堆(压水堆)-快堆-聚...
2025-04-19 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发展绿色经济,迈向低碳社会愈发重视,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或者 经济体纷纷提出了远期的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目标是 2030 年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计划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在拜登总统上台后提出了 2035 年实现无碳发电、2050 年之前达 到“净零排放”,并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等一系列措施;欧盟委员会在 2020 年 3 月发 布的《欧洲气候法》,提出 2050 年气候中和目标,并将碳排放的目标由 2030 年比 1992 年降 低 40%提高到降低 55%。据国际能源署,净零排放路径上,2030 年之前光伏、风电等关键 清洁技术应用将大幅增长,电动车渗透率亦将持续提升。锂电池、光伏组件和风电叶片等的上游原材料包括多种石化原料和其制品/衍生品,以及伴 随下游技术迭代升级所需的多种化工新材料产品,在新能源领域需求带动下,相应化工原 料和新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作为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如磷化工、钛白粉、 氟化工等企业),依托自身资源储备、原料品质的控制能力及技术研发能力等,延伸布局新 能源材料及新材料产业链,凭借产业链协同和原材料成本控制等优势,丰富产品线的同时 亦有望在新业务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锂电池产业链:化工新材料需求向好,部分化企探索产业链协同 锂电池由正极、隔膜、电解液、负极和电池外壳等组成,其中:正极上游包括磷酸铁(初 始原料对应磷源/铁源/碳源)或三元前驱体、导电剂(如碳纳米管/炭黑)、溶剂和粘结剂等;
隔膜上游包括基膜材料(如 PP/PE/UHMWPE)、涂覆材料(如勃姆石/PVDF)等;电解液 上游包括溶剂(如 DMC/DEC/EMC)、锂盐(如 LiPF6/LIFSI)和添加剂(如 VC/FEC)等。据百川盈孚,21 年国内磷酸铁产能/产量分别 62.6/34.9 万吨,同比+162%/+113%,伴随磷 酸铁锂需求增长,19 年以来磷酸铁行业亦步入产能扩张期。生产企业方面,据百川盈孚, 21 年国内磷酸铁 1 万吨/年以上产能企业 20 家(产能合计 57.7 万吨),行业产能较为分散, 且多数生产企业尚未配套上游磷、铁等资源。据我们统计,21 年底国内磷酸铁产能实际已达到 83 万吨左右,且预计 22-25 年国内新增 磷酸铁产能逾 560 万吨,至 25 年底仅国内磷酸铁总产能便有望达到 650 万吨左右,而我 们测算 25 年全球磷酸铁需求量约 281 万吨,因此若新增产能均完成释放,未来几年磷酸铁 行业将面临供给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我们统计至 25 年底的预计磷酸铁新增产能中,来 自磷化工、钛白粉、磷酸铁锂和其他领域的产能分别为 328/105/109/30 万吨,新增产能向 上游资源端(磷源、铁源)延伸的趋势明显。我们认为磷化工、钛白粉相关企业布局磷酸铁(或磷酸铁锂)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主要 原因在于未来电池材料的竞争中,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为关键因素之一。磷化工企业具备 磷源配套、钛白粉企业具备铁源(副产)配套,并且配套生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如合成 氨、精制磷酸等),进军磷酸铁(或铁锂)有望通过降低原材料外购成本及一体化优势降低 生产成本,较传统单一供应环节的企业优势显著,并有望助力推动电池材料成本的下降。
标签: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我国可控核聚变路线图:2030 年建成 CFETR 工程堆,2050 年建成 PFPP 原型电站 1)中国核能发展技术路线:“热堆(压水堆)-快堆-聚...
2025-04-19 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在发电侧诸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投资逐步放缓、弃电常态化、电网消 纳能力受限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后续电网投资额将逐步加速,与电源投资额的差 值将不断缩...
2025-04-18 14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2024 年目标调整为 12.2 亿吨,同比增长 0.83%;陕西省 2023 年原煤产量为 7.6 亿吨,2024 年目标调整为 7.8 亿吨,同比...
2025-04-11 27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国内外核聚变政策陆续出台,大力推进可控核聚变产业化。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 核聚变反应堆设计、材料研发、等离子体控制等...
2025-04-10 63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智算需求助推AIDC高景气,供配电系统是核心。AIDC智算中心与通用型IDC在技术架构、散热模式、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AIDC成趋...
2025-04-08 36 新能源及电力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