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数控机床上游为其运作所需设备及部件,包括数控系统、核心零部件、功能部件以 及电子元件,中游为数控机床产品,主要以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型机床、特种加工机 床为主。下游数控机床应用领域方面,汽车使用占比较高,占比 40%,航天航空、模具 和工程机械行业占比分别为 17%、13%、10%。从全球数控机床市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国家。其中,中国和日本的 全球市场占比并列第一,占比均为 32%;德国、美国、意大利的全球市场占比分别为 17%、 6%、5%。根据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数控机床市场规模为 5724.05 亿元。2021 年中国 数控机床市场规模为 2687 亿元,同比增长 8.65%,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约为 2957 亿元。行业竞争格局方面,第一梯队为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由于品牌、技术等优势,在 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梯队包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国有企业或 民营企业。第三梯队是主攻低端产品市场的企业。从市占率来看,2020 年数控机床市占 率前三分别为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分别占比 23.81%、13.47%、12.62%。从机床数控化率角度,国外发达国家机床数控化率较高,日本机床数控化率维持 80% 以上,德国和美国机床数控化率均超过 70%。根据日本机床工业数据,2021 年日本机床 数控化率为 83.30%。2018-2021 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数控化率呈上升 趋势,2021 年数控化率分别为 44.90%、11.40%。
目前,国内机床数控化率相比日本等 国家仍有一段差距。 进出口方面,2021 年我国数控机床进出口数量差距较大,分别为 13694 台、58231 台,分别占比 19.04%、80.96%,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 平的不断提高,叠加高性价比和海外需求增加等因素,国内数控机床出口量将不断增加。 2021 年,数控机床进出口金额分别为 26.77 亿美元、11.17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 12.76%、 35.07%;进出口均价分别为 19.55 万美元、1.92 万美元。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国内 低端、中端、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分别为 82%、65%、6%。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 较低主要系海外的高端产品技术对国内实行限制,国内企业技术的突破将助力高端产品 国产化率的提升。疫情后,工业自动化生产优势明显,加快制造业自动化转型。叠加国内人口老龄化 问题深化、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生产相关产品需求不断增加。2022 年 9 月工 业机器人产量为 43009 台,同比增长 48.28%;1-9 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 322544 台,同比增长 20.04%,同比增速有所回升。 随着机器替代人的进程不断加速,工业母机结合工业机器人、激光设备的技术不断 增加,将加速推动工业母机需求。工业机器人、激光设备结合工业母机生产不仅提高良 品率和减少误差,而且能 24 小时无休止运作,缩短生产周期扩大产能,为企业起到降 本提效作用。
标签: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产品供应链重合度高,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具备一定技术相通性,二者在感知端的视觉、决 策端的芯片以及执行端的...
2025-04-18 13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2025年将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前期各地建设的试验场将逐渐投入使用,低空司将解决行业标准统一、技术 发展方向、管理机制协同等...
2025-04-17 29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一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
2025-04-14 54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什么?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包含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 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
2025-04-13 34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